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团委概况  组织建设

共青团18新利体育 委员会作为学校团的领导机构,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引领铸魂育人工程、组织建设强基赋能工程、成长服务启智逐梦工程、校园文化润心向善工程为抓手,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团,让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与青年同梦想、同奋斗、共成长,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

一、强化思想引领,推进铸魂育人工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少年,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实施“青年大学习”,推进“信仰公开课”,引导团员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选树青年榜样,讲好青春故事,开展18新利体育 “五四青年奖”评比,开展 “两红三优”“十佳红旗团支部”“百强千优团支部”评选,举办“五四青年奖”表彰分享会,广泛宣传各类青春榜样,示范带动青年强健精神素养、增强道德品质,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网上共青团建设。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形成“互联网+共青团”工作格局,扎实开展网络思想引领工作。依托18新利体育 团委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团属新媒体矩阵,持续推出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文化产品,大力开展正面宣传,增强网络正能量,更为广泛、更有深度地展示新时代青年和共青团的风貌。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强基赋能工程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从严规范基础团务工作。加强团员先进性教育,加强新形势下团员管理,规范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做好党史组织化学习、“学社衔接”“对标定级”“推优”、团员发展、团费收缴等工作。加强对“智慧团建”系统的常态化管理,充分利用“智慧团建”平台,实现基础团务数字化转型。

深化“团干部增能计划”“团团赋能计划”,分层分类构建团干部培养体系,实现团学骨干素养提升。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支持一批团建创新课题项目,广泛开展研学活动。探索以赛代训的新路子,为团干部搭建交流工作、展示风采的平台,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增强团干部会干事、能干事的能力水平。

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新路径。依托“青马工程”以点带面,完善校院两级培训体系;以“青马工程”团支书专项为抓手,带动神经末梢,增强团支书在团员青年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培养体系,完善考核模块,打造优质师资库,拓展实践基地,打磨校级精品化课程,做好省级、国家级培训选拔。

推动共青团改革向基层延伸, 着力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组织开展优秀主题团日活动评比,引导基层团支部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活动,探索形成“一支部一特色”。落实校院两级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工作要求,加强成员日常教育管理和作风建设。规范召开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

三、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推进启智逐梦工程

推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遴选培育优秀项目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做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管理考核,培育优良学风和创新创业氛围。

广泛深入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和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做好“惠寒”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的招募管理工作,持续开展“惠寒手拉手”、无偿献血、红十字工作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

做好学生就业观引导和就业能力提升工作,举办就业观微团课、“百校千企万岗”招聘会等;“团团微就业”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平台,开展团干部与困难家庭毕业生结对帮扶,落实落细就业服务。

四、推进文化育人,实施润心向善工程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明辨会、“东吴杯”全国中学生辩论赛、新生舞蹈大赛、Hold住我的麦克风校园红歌会、书画摄影大赛、科创嘉年华、新生英语短剧大赛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青春爱运动 健康强中国”健身活动,推动大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持续加强社团管理,规范开展社团注册、年检、星级评定、立项资助等工作,切实加强社团骨干培训,选树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切实发挥社团育人功能。

       五、夯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团

切实加强“一岗双责”,加强团委党支部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确保评奖评优等重点工作、重要环节公平公正公开。做好工作通报和工作督导,树立总体安全观,开展意识形态、消防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实践等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确保各项工作推进有力、落地生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