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我校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18新利备用网站 、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内涵式高水平的发展,4月15日上午9:00,2013年18新利体育 学科建设推进会在红楼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会期一天。校领导王卓君、朱秀林、田晓明、陈一星、高祖林、熊思东、蒋星红出席了会议;校长助理王家宏主持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部)、研究所、研究中心及附一院、附二院、附儿院党政领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学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负责人,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以及相关学科秘书与会。
王卓君代表学校谈了自己对学科建设的看法,也为本次会议的主题定了基调,主要是查问题,找不足。他指出,我校学科建设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某些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是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推力与压力并存,全校上下要有清醒地认识,我们只是跨出了一小步,不值得骄傲,更不能停滞不前,固步自封。他对我校今后学科建设提出了七点要求,即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构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实现综合效益;亟需引进和培养拔尖领军人才;实现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加强领导,保证落实,完善学科建设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
学科办主任吴雪梅作了题为《18新利体育 学科建设现状分析》的报告。报告分为“发展与积累、内涵与评价、改革与实践、问题与思考、定位与举措”五个部分。她用大量的数据和指标分析了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学科发展的瓶颈和积累不足的软肋;用近年来我校学科建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和思考;用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211建设和验收及ESI国际评估等工作实践,从学科个案出发,对学科整体建设规划定位并提出举措。吴主任的报告,数据详实,分析到位,问题尖锐,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副校长熊思东作了题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学科建设》的报告。报告分为“策略与思路、目标与任务、政策与措施”三个部分,提出了下一阶段,我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他从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出发,详细分析了我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出和细化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并给出了实现学科建设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基本路径,即“加强顶层设计、关注布局规划、实施分层建设、做好分类指导、试点诊断评估”。他强调,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正确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坚持不贪多,不图全,重点突破,做到五个注重,即“注重有效投入、注重打造学科高峰、注重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注重健全责任分担机制、注重过程管理”,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午,参会人员按照学科分成人文社科、理工及医农三个小组,就上午的报告和本学科规划建设进行了座谈和研讨,金太军教授、沈明荣教授、曹建平教授代表所在小组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他们在发言中指出,我校今年来学科建设成绩突出,影响力不断增强,令人振奋。同时,他们也一致认为,成绩背后有隐忧,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反映了我校与高水平学校,即使与省内同类型高校相比,在相当一些基础性学科上仍有较大差距,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他们建议,学科建设要具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同时也要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注重特色和融合,打破学科发展的壁垒。
校长朱秀林为大会作总结讲话。他肯定了大会报告对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做的分析和下一步学科发展的路径,也充分认可了大会交流发言对学校学科建设提出的建议。他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例子分析和回顾了我校“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各项硬指标和实力排名,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与过去的强烈对比。同时,朱校长从列举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出发,解读了我校办学理念和思想,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他强调,在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工作中,我们在关注各项“硬指标”的同时,不能忽视“软实力”,在指标面前,我们要做到“参与”而不陷入其中,要按照学科发展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办事。无论是硬指标还是软实力,归根究底,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以人才培养为本。最后,他寄语大家,要看到差距,坚守本位,脚踏实地,尽职尽力,奋发有为,这是我们事业前进和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