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法集资事件屡见于网络、报刊等媒体,严重威胁普通大众的财产安全,一旦稍有不慎,便可能滑入非法集资的泥潭。投资不一定有回报,天上掉下的也可能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广大学生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警惕非法集资,谨防投资受损。
一、非法集资含义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二、非法集资法律条例
为进一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事件,筑牢人民财产安全防线。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非法集资领域第一部正式法规文件。(部分条例如下)
1.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包含集资内容的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集资宣传。
2.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
3.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三、非法集资常见手段
一是许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的本息或回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貌似合法经营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经常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甚至采取类似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四、非法集资危害
⼀是严重⼲扰了正常的经济、⾦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和⼤量社会治安问题,甚⾄引发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
⼆是参与⾮法集资的当事⼈会蒙受严重经济损失,甚⾄倾家荡产、家破⼈亡;
三是⾮法集资属违法⾏为,参与者可能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
五、安全贴士
面对猖獗的非法集资团体或个人,广大学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法律意识,理性对待投资,谨防掉入非法集资圈套:
一是提高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要相信“天下掉馅饼”,要掌握基本的防范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的知识,提高辨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二是增强防范意识。临近毕业季,大学生求职时对应聘的高薪岗位和公司要认真考察甄别:公司设立经营的合法性、投资业务的合法性、财务管理的合法性。
三是提升应急能力。若误入非法集资、传销后,立即终止一切与非法集资、传销相关的活动,在采取有效自我保护手段的基础上迅速报警或向“12345”非法金融活动举报平台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