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了创新精神,包含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提法和新举措。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们团结奋斗的旗帜”。他在报告中,联系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鲜明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旗、坚持和发展什么理论、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旗帜就是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建设、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进行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道路,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问题。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所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离开指引我们取得伟大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另外寻找别的什么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实现不了实事求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如果当时不从对毛泽东同志的盲目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如果不从“左”的路线和理论束缚中解放出来,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全党怎么能从“左”的理论和路线束缚下解放出来呢?当进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有的同志想不通,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搞单干了,搞私有化了”。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有的同志讲,“乡镇企业是腐败的温床,送红包、送礼都是从乡镇企业开始的”。当我们搞特区时,有人就说“这和当年慈禧太后割地赔款有什么区别呀?不是卖国吗?”。当进行国企股份制改革时,有人说股份制是私有制,搞股份制就是要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党的十五大解放思想,认为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搞,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它无非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怎么能取得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没有解放思想,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切改革,都不会进行下去。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3、关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指出,改革开放是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报告的这个重要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科学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这个科学总结和科学真理,蕴涵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新的创造力和战斗力。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正是我们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和必胜信念的根本原因。当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把握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课题新矛盾,特别是要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把坚持改革开放同继续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要在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的同时,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从而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致力改革攻坚。要坚持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来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
4、关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通过发展增加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通过发展保证社会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类社会矛盾。总之,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5、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也就是说,我们党已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创立的,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讲清楚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一定要坚持这个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
6、关于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再次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问题,他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是一以贯之、毫不动摇的。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保证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全部工作,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一些重大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可以说,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正是基于基本国情,我们党正确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虽然有很大发展,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中央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就要求全党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统一思想认识、确定方针政策、抓好工作落实。
这就是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所指出的:“全党同志和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7、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思想观点
报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科学的定位。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又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并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来的。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对我们深刻认识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落实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社会环境保证、体制机制保证和组织保证。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基本要求,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8、关于切实落实党和国家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思想观点
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我国2020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等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9、关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观点
随着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任务,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任务;相应地,四大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更加明确了,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在现阶段,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从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在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报告着眼于这个总体布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综观这些要求,关于四大建设每一方面到底应当怎么建,思路更加清晰了;关键点在哪里,突破口在何处,揭示得更清晰、更到位了。这就表明,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在实践中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更深刻、把握更自如了。只要我们坚决按照这个部署去认真实践,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建成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
10、关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应当看到,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是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大势,呼唤我们在党的自身建设中也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执政58年,有7000多万党员,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改革开放给党带来了巨大活力,另一方面使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就决定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党真正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从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中可以看出,处处都体现了鲜明的改革创新精神。在思想建设中明确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组织建设中明确提出继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在作风建设中明确提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党内民主建设上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在基层党的建设上明确提出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建设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明确提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这就为我们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拓宽了视野,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在这部分用了很长篇幅强调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决心。
本文作者:
苏 荣 十七大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王伟光 十七大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书磊 十七大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
来源:《学习时报》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们团结奋斗的旗帜”。他在报告中,联系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鲜明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旗、坚持和发展什么理论、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旗帜就是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建设、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进行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道路,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问题。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所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离开指引我们取得伟大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另外寻找别的什么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实现不了实事求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如果当时不从对毛泽东同志的盲目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如果不从“左”的路线和理论束缚中解放出来,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全党怎么能从“左”的理论和路线束缚下解放出来呢?当进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有的同志想不通,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搞单干了,搞私有化了”。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有的同志讲,“乡镇企业是腐败的温床,送红包、送礼都是从乡镇企业开始的”。当我们搞特区时,有人就说“这和当年慈禧太后割地赔款有什么区别呀?不是卖国吗?”。当进行国企股份制改革时,有人说股份制是私有制,搞股份制就是要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党的十五大解放思想,认为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搞,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它无非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怎么能取得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没有解放思想,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切改革,都不会进行下去。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3、关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指出,改革开放是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报告的这个重要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科学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这个科学总结和科学真理,蕴涵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新的创造力和战斗力。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正是我们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和必胜信念的根本原因。当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把握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课题新矛盾,特别是要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把坚持改革开放同继续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要在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的同时,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从而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致力改革攻坚。要坚持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来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
4、关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通过发展增加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通过发展保证社会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类社会矛盾。总之,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5、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也就是说,我们党已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创立的,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这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讲清楚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一定要坚持这个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
6、关于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再次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问题,他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是一以贯之、毫不动摇的。清醒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保证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全部工作,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一些重大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30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可以说,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
正是基于基本国情,我们党正确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虽然有很大发展,各项事业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中央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就要求全党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统一思想认识、确定方针政策、抓好工作落实。
这就是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所指出的:“全党同志和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清醒而又顽强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扎实奋斗、不懈奋斗。”
7、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思想观点
报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科学的定位。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又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并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来的。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对我们深刻认识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指导作用。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落实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就是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政治保证、社会环境保证、体制机制保证和组织保证。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基本要求,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8、关于切实落实党和国家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思想观点
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我国2020年奋斗目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等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9、关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观点
随着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任务,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任务;相应地,四大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更加明确了,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在现阶段,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党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个基础上,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从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在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报告着眼于这个总体布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综观这些要求,关于四大建设每一方面到底应当怎么建,思路更加清晰了;关键点在哪里,突破口在何处,揭示得更清晰、更到位了。这就表明,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在实践中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的认识更深刻、把握更自如了。只要我们坚决按照这个部署去认真实践,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建成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社会。
10、关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应当看到,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是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大势,呼唤我们在党的自身建设中也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执政58年,有7000多万党员,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改革开放给党带来了巨大活力,另一方面使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这就决定了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党真正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从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中可以看出,处处都体现了鲜明的改革创新精神。在思想建设中明确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组织建设中明确提出继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在作风建设中明确提出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党内民主建设上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在基层党的建设上明确提出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建设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明确提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这就为我们在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拓宽了视野,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在这部分用了很长篇幅强调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决心。
本文作者:
苏 荣 十七大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王伟光 十七大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党校副校长
李书磊 十七大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