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共产党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带领人民艰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重大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愈加显示出来。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成为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根本法宝,而且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根本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理论。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中国化,这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2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里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指出,《宣言》“有些地方已经过时”;“就是对一般原理,它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品质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
其次,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践证明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再次,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揭示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只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他们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看起来很尊重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之相对,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我们付出沉重历史代价而得出的深刻结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毛泽东同志在党内较早开始了艰辛探索,试图带领全党走出一条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最终未能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其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邓小平,其重要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此之后,我们党又不断探索,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课题,但都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下形成的具体理论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成果的特征主要有:
(一)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66年开始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动乱,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当邓小平同志从“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中走出来时,就不能不面对这一民族灾难,痛苦地进行反思,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在严峻考验面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历史价值、鲜明的时代和实践特征,但又都是同一项历史使命的思想求索、同一块实践土壤的认识之花,因而既有独特贡献又紧密相连,既面对共同主题又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既内在统一又层层递进,绚丽多彩,却又同根同源,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鲜明特征。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的“脉”,从理论主题上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千百万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事业;从理论品格上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敢于纠正自身的失误,敢于超越自身的局限,永不停歇地进行理论创新;从理论基点上看,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想问题、办事情都从这样一个基点出发,得出的思考才能符合实际情况,不说过头话,不办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从理论目标上看,就是为了亿万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奋斗,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依然是共产党人庄严的承诺。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与时俱进”的“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领导和推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基础上,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并初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论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些基本理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原理和原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根据这些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形成了相应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一切都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领域中的展开和运用。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新时期29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大发展,到21世纪头20年和头50年时,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邓小平同志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四)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思想财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党曾经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初创立时的成果,但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进程时刻都在产生出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呈现出一个个阶段性特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肩负起了既坚持这个理论、更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
二是,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千万不要把目前获得的理论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而要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实践脉搏同节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在现实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庄严历史使命。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处在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党的建设搞好,真正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加显示其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力量,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这是作者2007年11月3日在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本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来源:《学习时报》第412期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成为夺取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根本法宝,而且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中国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根本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理论。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中国化,这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24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里阐述的一般原理“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指出,《宣言》“有些地方已经过时”;“就是对一般原理,它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品质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
其次,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实践证明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再次,这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揭示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只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他们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看起来很尊重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之相对,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我们付出沉重历史代价而得出的深刻结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毛泽东同志在党内较早开始了艰辛探索,试图带领全党走出一条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最终未能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其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邓小平,其重要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此之后,我们党又不断探索,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时代课题,但都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下形成的具体理论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成果的特征主要有:
(一)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1966年开始的所谓“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政治动乱,经济停滞,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长时期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恰恰这一历史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力,社会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当邓小平同志从“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中走出来时,就不能不面对这一民族灾难,痛苦地进行反思,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在严峻考验面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坚持高举旗帜不动摇,一以贯之地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都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历史价值、鲜明的时代和实践特征,但又都是同一项历史使命的思想求索、同一块实践土壤的认识之花,因而既有独特贡献又紧密相连,既面对共同主题又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既内在统一又层层递进,绚丽多彩,却又同根同源,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鲜明特征。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的“脉”,从理论主题上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千百万人民群众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事业;从理论品格上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敢于纠正自身的失误,敢于超越自身的局限,永不停歇地进行理论创新;从理论基点上看,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想问题、办事情都从这样一个基点出发,得出的思考才能符合实际情况,不说过头话,不办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从理论目标上看,就是为了亿万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奋斗,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依然是共产党人庄严的承诺。
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与时俱进”的“进”,主要表现在: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做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领导和推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基础上,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提出并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并初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矛盾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论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些基本理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原理和原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根据这些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形成了相应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制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一切都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领域中的展开和运用。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新时期29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大发展,到21世纪头20年和头50年时,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邓小平同志指出,到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四)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思想财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党曾经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初创立时的成果,但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进程时刻都在产生出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呈现出一个个阶段性特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肩负起了既坚持这个理论、更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
二是,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千万不要把目前获得的理论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而要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实践脉搏同节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在现实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庄严历史使命。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处在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党的建设搞好,真正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更加显示其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力量,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这是作者2007年11月3日在全国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本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来源:《学习时报》第4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