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下午两点,在文综楼1002#2301教室,18新利体育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吴燕和张茹两位同学分别向大家展示了《社会心理学》和《艺术哲学》的魅力,引领我们进入了思想的殿堂。
首先,吴燕同学介绍了《社会心理学》一书的作者戴维・纳尔斯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紧接着又讲了该学科的孕育、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新的学科蓬勃向上的状态,让大家对这个神秘而新奇的学科有了一个崭新的、更全面的认识。其中,吴燕同学重点讲到了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谈到作者是如何通过实验研究来证明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关系时,她重点谈了两个观点,一个是焦点效应,即过多关注自己并过多估算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另一个便是自我偏见,即认为自己比真实的自我更聪明,更成功等。这两个观点的提出,使现场的同学们都投入到活跃的思考中去。最后一环节,吴燕同学讲了心理学关于爱情的见解,她援引书中对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的谈论,频频引发现场的讨论高潮,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正当大家沉浸在心理学的神圣世界中时,张茹同学又引着大家进入了丹纳的《艺术哲学》。她分别从三个部分介绍了这本书和作者丹纳的思想。首先,她分别从新旧美学的区别、美学研究与实用植物学研究的结合、模仿与艺术的关系,精神气候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来谈艺术的本质。她强调:“模仿是艺术的本能,要对现实生活进行绝对正确地模仿”。使在场的各位都开始重新思考艺术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张茹同学援引了米开朗琪罗的著名雕像――晨昏,昼夜。接下来又引了阿尔特凡德尼尔的画作《月下捕鱼》和《冬月河景》,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模仿在艺术中的魅力。在第二部分中,她着重讲了很多世界各地雕塑作品,并对埃及和希腊的作品做了重点讲解。最后,她谈了一下作者丹纳的贯穿本书的思想――精神气候的选择,并强调这也是受达尔文进化论和科学的影响。
在提问与交流环节中,大家积极思考并参与其中,特别是有两位同学就艺术与模仿的关系与演讲者做了积极地互动交流,使大家得到了启发。
最后,文学院副教授杨旭辉老师对此次活动做了很高的评价,并对基地班同学对理论学习的勇气给予了赞赏,并对大家今后在理论学习方面的学法做了指导。他强调理论学习必须建立在社会与历史现象高度的提炼和总结之上,积极倡导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倡大家大量涉及艺术、历史和哲学方面的内容,鼓励大家多进行精神与思想方面的思考,并预祝下一次的读书沙龙也能同样精彩。
文学院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