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可能与限度
黄发有教授首先介绍了网络文学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对现代文学传播产生的巨大影响。接着,分层次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阐述。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图雅的传奇;青年亚文化与网络文学的特性;网络文学的体制化与产业化;逃脱寂寞的狂欢。
华语网络文学虽是用中文进行的创作,其最早却是出现在北美。图雅于1993年任中文电子杂志《华夏文摘》特约编辑,1994年初参与筹备“新语丝”中文网。他在中文网的三年恰恰是中文网络同一、非商业化的黄金时代,他也因此成了那个时代的一个象征。1994年前后,华语网络文学从北美传播到台湾,引起巨大反响。黄发有教授着重讲述了青年亚文化与网络文学的特性。黄教授指出,网络文学是回到起点的写作,它冲击了传统文学体制的文化壁垒,瓦解文学发表的审查机制,摆脱文学陈规对写作者的束缚,使得文化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敞开。然而,青年亚文化具有随波逐流的盲目性,网络文学同样隐含着随风转向的脆弱性。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其体制化与产业化的问题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的点击率成为了评价其优劣的标尺。网络写手信奉“点击率高的一定是读者喜欢看的”这一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作者自由创作的精神。伟大的文学创作源于寂寞,而网络文学的创作也成为了逃脱寂寞的狂欢。在这一板块,黄教授举了“春哥教”、“寂寞门”等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例子。这些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广大网民们精神空虚的状态。这进一步加快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由于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契合,
最后,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