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德:重读奥尔巴赫的《摹仿论》
2011年11月16日下午两点,海外汉学研究系列讲座之胡志德专场在文综楼1005幢5339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胡志德先生主讲。他以地道的汉语、激情的演讲、幽默的谈吐、独到的见解为在场师生进行了题为重读奥尔巴赫《摹仿论》的学术盛宴。
首先,胡志德教授简短地介绍了奥尔巴赫,及其《摹仿论》的创作背景。在奥尔巴赫所处时代,还无法阅读到丰富的文学理论,所以《摹仿论》完全是一本从文学作品出发的 “另类”现实主义文学史。胡志德最早接触这本经典名著是在他本科时期。当时,现实主义正遭遇危机,甚至有人提出“写实主义是不可能的”。提及此,他以武松打虎为例,幽默地向大家阐述了他的看法。
胡志德教授旁征博引、对比中西,显示出他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作为一位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他不赞同忽视中国文化并认为中国没有现代性的观点。他着重阐述了该书中几个重要的概念。首先是文体高低之分。他以17、18世纪法国文学发展为例,探讨了阶层观念对文学发展的限制。他认为但丁的《神曲》展示的具体对象在极大程度上是崇高与低等的混杂,突破了文体的高低之分。其次,他谈到对figura这一形而上的概念该如何去理解。旧约的故事在新约里都有体现;但丁的故事即是个人的故事,也是全人类的故事。他认为这是figura的典型体现,即两个东西可以变成一个东西,本质一样,不必去介意历史的区别,而在这点上中西文化有所不同。
在随后半小时的交流时间里,面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胡教授从不同角度予以回答,对不熟悉的领域严谨治学,绝不妄下断言,处处显示出一个脚踏实地的学者风范。此次讲座学术气氛浓厚,胡志德教授成功地让西方经典魅力再现,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陆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