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8日晚7点,文学院在1005#5539举行了以“三本书主义”与<<财富如水>>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当代著名作家、“伤痕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卢新华先生。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健主持了这次会议。
卢新华先生在1978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伤痕》。小说以其细腻的感情,饱满的人物,以及对当时文学创作中的禁区的勇敢突破引领了文学运动,引发巨大反响,被称之为“一篇小说主义”。卢新华先生人生经历十分丰富,可以说,其人生历程的精彩程度就不下于一部小说。在这次讲座中,他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并结合自己的新作《财富如水》让在座的同学对人生观与财富观有了全新的体悟。在讲座中,卢新华先生的话里行间体现了他对时代、对人生的思索。他在《财富如水》中列举了财富与水的共同属性,如流动性、蒸发性、冻结性……藏污纳垢性,令人不禁茅塞顿开。他更是提到,在座同学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有三本书是必须读好的,即“三书主义”。
“第一本书”是指书本知识。卢新华先生认为书本是前人经验的记录与传达,它可以帮助读者用别人的经历来充实自己。但是,同学们也必须认识到,面对数目庞大、良莠不齐的书本,必须懂得取舍。只有读好书,读经典,才能真正受益。“第二本书”是指自然和社会这本大书。中国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要真正提升自己的眼界除了求于经典,还必须学会读懂无字的书。卢新华先生能对中国当前的各种社会现象有清晰而客观的认识,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自然是分不开的。“第三本书”是指自己的心灵。知人易,自知难。自己是最难读懂的一部书,但也只有读懂自己才能舍弃浮华,回归最初的原点。读懂自己的心灵,可以让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卢新华先生的“三书主义”令在座同学沉思良久。大家抓住这个珍贵的机会积极提问,发表见解。其中,有一位同学询问卢新华先生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创作特点以及众多80后、90后作家的看法。卢新华先生认为,作品是时代的反应,因此文学创作也不应该是为文学而强做文学,要提高对现实的关注度,要更充分地发挥文学作品对人们心灵的引导作用。
财富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书本如梯,真正的经典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此次讲座令同学们对财富与人生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