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18新利体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名学子看百企”理论宣讲与实践调研团队赴江苏苏州常熟蒋巷村常盛集团开展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治理现代化调研实践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名学子看百企”实践调研团队指导教师田芝健教授,以及团队成员参加此次活动。
蒋巷的村办企业常盛集团是华东地区有名的轻、重钢结构及轻质建材企业,多年来,常盛集团创新开发了以钢结构为龙头的基本无污染轻质建材系列产品,一跃成为江苏省钢材产业中的佼佼者,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研实践团队在蒋巷村张卫清副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村企常盛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企业当前发展现状、转型升级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情况,并现场调研了蒋巷村常盛工业园、农民新家园、低碳种养园、生态观光园以及休闲教育园。
蒋巷村规划布局合理,各片区发展方向明确,土地集约开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因地制宜;农民住宅集群建设,养老院、敬老院与康养产业配套发展,江南农村民俗博物馆、知青博物馆、蒋巷书院、水上体验等特色鲜明,一千二百亩有机水稻田成方成片,金秋稻香。在常德盛老书记带领下,村委一班人团结村民群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成为新发展理念成功实践的优美窗口,勇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基层实践创新的探路者。
座谈会上,蒋巷村党委第一书记常德盛、书记蒋玉英、村副主任张卫清等领导班子成员同调研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蒋巷村《奋斗路上践初心》宣传片讲述了常德盛书记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故事,让师生为之敬佩。常书记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蒋巷村“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生态美家、精神传家”的发展思路,不断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靳辉明教授指出,蒋巷村的发展生动展现了苏南农村在党的领导下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实践探索,蒋巷村的发展历程更是一部以改革开放为宏大背景、以蒋巷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生动叙事的鲜活篇章。田芝健教授说,蒋巷村是一个思政课立德树人大课堂,蒋巷村强村富民创业历程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鲜活实践教材,常德盛书记是扎根基层、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同基层实际、村情民情、群众期盼有机结合起来的典范。
会后,实践团参观了蒋巷村史馆,靳辉明教授题字“农村典范、自强不息”赞赏了蒋巷村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果。常德盛书记秉持着“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坚定信念,带领蒋巷人实干兴村、脱贫致富,塑造了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蒋巷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蒋巷人开拓进取。
通过实践调研,“百名学子看百企”实践调研团队直观感受到村企发展能量互释、城乡工农相辅相成,常盛集团与蒋巷村的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理论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王雪、陈文怡等表示,蒋巷之行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将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为高校思政课堂采集更多改革发展的基层鲜活案例,为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尽心尽力。
据悉,2008年,在苏州市委组织部和18新利体育 党委组织部指导下,18新利体育 方世南、田芝健教授等苏州基层党建研究所研究人员深入蒋巷调研,大家被常德盛书记践行共产党人先锋精神的先进事迹和奋斗创业的蒋巷故事所感动,坚持边学习、边研究,先学习、后研究,提炼总结了农村党建常德盛“乡情工作法”,出版了《苏州基层党建工作范例》(18新利体育 出版社,2009年版),并将之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用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用学校周边市县镇村改革发展的鲜活案例,用江苏地方党史人物故事和基层党建实践素材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长期以来,18新利体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长三角建设了一批教学研究实践基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思政课教师研修提供优质平台载体,师生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