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分享会:唤醒属于商院的史诗
发布者:董娜 发布时间:2021-11-18 浏览次数:10
“互联网+”分享会:唤醒属于商院的史诗
一、活动内容
2021年11月5日,由18新利体育 校双创教育中心主办,东吴商学院承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分享会—天赐庄东校区专场在东吴商学院财科馆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二、活动要旨
为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互联网+”大赛的认识和理解,鼓励更多同学积极自主组建团队或加入项目组,促进学院优秀项目的诞生,助力学院在“互联网+”大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院特意筹办了此次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了三位在第七届“互联网+”大赛国赛、省赛中获得奖项的学长学姐来分享参赛心得和经验。他们为与会同学详细介绍了“互联网+”大赛的赛道设置、项目环节、团队组建和答辩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并且与同学们深入互动交流,为在场的同学们未来参加“互联网+”大赛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活动开始前
下午6:20分,同学们陆陆续续到场,在学术报告厅前有序地进行签到。大家抱着对“互联网+”大赛的憧憬而来,安静的会场洋溢起同学们的讨论声。
图为签到现场
图为分享会会场
四、活动过程中
(一)本科生创意组
刘安学长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本科生创意组中荣获国家级银奖,他幽默而不失严肃地为大家分享了满满的干货,将他的参赛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
他首先介绍了比赛流程。学院将在11月份组织“互联网+”训练营,帮助有志向参加大赛的团队打磨参赛项目。校级“互联网+”大赛于次年4月举办,在全校范围内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定,筛选出优秀的项目、参与级别更高的江苏省“互联网+”大赛。同年6月,江苏省统一举行江苏“互联网+”大赛,筛选出优秀项目参与全国“互联网+”大赛。10月,“互联网+”全国决赛开始,晋级国赛的团队在国家级的舞台上展现成果。
比赛形式分为两种,分别为网上考评与现场考核。网上考评指大赛评委在网络上对参赛团队提交的PPT进行初步审核。现场考核则是参赛团队围绕自己的商业计划书以及PPT进行路演,同时会有评委在现场组织答辩。
刘安着重介绍了参赛的前期准备:
①团队成员:构成一个团队的成员最好来自不同的专业、具备不同领域的知识,建议遵从学科交叉的原则。相同学科背景的团队可能会有知识面的盲区,不利于团队在比赛过程中的进步与晋升。
②专利、论文:参赛团队最好提前拥有项目所涉及技术、发明等的专利权,并发表一篇及以上的相关论文,为项目准备好学术基础及理论支撑。
③商学院同学在财务预期、融资需求、发展规划方面有较大的专业优势,建议在构建团队时招收商学院学生,也鼓励商学院学生积极组建、参与项目组。
图为分享会现场刘安学长在进行分享
红旅赛道
徐龙行学长和戚欣然学姐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中分别获得国家级铜奖、江苏省一等奖与江苏省二等奖。他们为与会同学深入讲解了他在红旅赛道上的比赛心得与经验。
(1)红旅赛道赛道分析:
红旅赛道为大赛今年新增加的一条赛道,参赛项目需要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具备显著的公益性或社会意义。
(2)红旅赛道创意组定位:
“红旅”立足实际需求,立足强国建设,组织大学生接受思想洗礼,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参赛队伍需以商业手段解决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的痛点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
①项目团队:团队成员与项目需求匹配(团队构成、股权结构);团队实践性;团队外部资源引用与项目相关关系结构清晰、逻辑合理。
②参赛项目:对社会的贡献程度;项目可持续性;项目的商业性。
③社会效应:带动就业(包括直接与间接作用);引领教育(具有正向带动与示范作用)。
④硬性要求:参赛团队必须参加由学校或省市举办的培育项目。
图为分享会现场徐龙行学长在进行分享
讲到最后,戚欣然学姐还分享了一个人生感悟:物质获得是有限的,但可能性是无限的。她的激励使得现场的同学备受鼓舞,奋进的势头高昂而起。
图为分享会现场戚欣然学姐在进行分享
分享人与同学互动交流
分享会上,在主讲人人分享经验的过程中,有多位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参会同学积极与主讲人互动,现场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图为分享会上参会同学对分享人提问
工作人员合影
在活动结束后,商院科协工作人员在学术报告厅合影留念,是他们的辛苦付出,才换来了本次分享会的成功。
图为工作人员合影
东吴商学院创新创业平台QQ群
这是一个商学院同学了解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期待对创新创业大赛有兴趣的你尽快加入!
图为东吴商学院创新创业双选平台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