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在苏举行

11月18日,以“气候变化与人道行动”为主题的第三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在苏州举行。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秉持“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理念,围绕全球治理和人道主义问题治理,与其他国家红会深化合作,共同探寻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的解决之道,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可主持。


陈竺指出,今年恰逢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发轫160周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与自然的共生问题逐渐显现,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也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需要以更加科学、系统的思维,把握气候变化的内生机理,提升洞察、干预和防备能力。要大力开展人道传播,提升全球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广泛开展人道资源动员,提升备灾救灾实力。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人道救援和人道物流等应急体系的现代化。广泛开展人道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人道防灾救灾的网络建设。共建共享人道教育,着力提升人道工作专业能力。作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重要成员,中国红十字会愿意携手更多的人道伙伴,为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和挑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岩在致辞中表示,要推进气候科技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要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储备,不断提升国际救援能力和水平,以更好满足人道主义救援的需求。要强化气候危机共识,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动员全社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更多江苏智慧和力量。


外交部国际司公使蒋端指出,面对不断增长的人道主义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面对未来,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一如既往支持国际红十字运动,同各方一道,推动国际人道主义事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张学权表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作为保障应急管理部核心业务的技术支撑单位,愿意为人道主义危机应对领域的国际合作贡献力量。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亚历山大·马修指出,当今世界有众多危机叠加发生,我们既看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也看到了人为危机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危机都需要我们通过跨国合作来解决。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史德林在致辞中转达了来自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的问候和祝贺,并强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局。面对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对话与合作。国际红十字运动应团结协作,充分把握运动活力,为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问题提出全新的可行方案。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表示,近年来,苏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抓好长江大保护、太湖生态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东吴国际人道论坛再次在苏举办,是苏州参与人道主义事业、开展民间交流的重要机遇,也是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宝贵机会。苏州将充分吸收、认真研习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展人道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动苏州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校校长张晓宏表示,东吴国际人道论坛作为加强红十字国际人道交流与合作、促进新时代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国际交流活动,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本届论坛致力于挖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中人道行动的意义与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他强调,18新利体育 与红十字运动的缘分源远流长,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红十字研究及相关学科群的优势,努力将红十字国际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红十字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为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奥嘉,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中国事务个人特使、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史德林,埃塞俄比亚红十字会理事会会长阿贝拉·托拉·加达,索尔费里诺学院院长、伊拉克红十字会会长亚西恩·艾哈迈德·阿巴斯,尼泊尔红十字会主席苏达山·普拉萨德·纳帕尔分别主持五个论坛。

与会专家围绕“灾害与响应”“实践与愿景”“人道行动中的气候及环境伦理”“气候变化与预见性行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移民和社区”等5个主题进行专题探讨。国际联合会(IFRC)亚太区域办公室主任亚历山大·马修,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主任程晓陶,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牛津大学社会正义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雨果·斯利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法布里奇奥·霍克希尔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东亚地区代表处卢意鹏,阿富汗红新月会执行会长马蒂乌尔·哈克·纳比·卡希尔,我校传媒学院教授贾鹤鹏,澎湃新闻编委吴玉蓉,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国际联合会亚太区域办公室路易斯·罗德里格斯,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赵飞,加拿大红十字会卡拉·玛丽·泰勒,蒙古国红十字会孟郭图雅·沙雅姆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强,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卢沛赫,国际联合会亚太区域办公室汉娜·玛丽·马蒂森,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王金丽,香港红十字会秘书长苏婉娴,肯尼亚红十字会阿巴斯·古莱特分别作主题演讲,分享气候变化引发人道危机的应对经验,共商应对气候变化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王汝鹏在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加强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和人才培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道行动必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参与人道主义问题治理培养专业人才。他倡议成立全球人道主义问题治理研究网络,通过分享经验、协调行动和联合研究等方式来加强国际合作,助力国际社会和人道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人道主义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


论坛闭幕式由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主持。中国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平在论坛总结时表示,作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和亚太地区的一员,中国红十字会真诚希望本届论坛的讨论与成果可以为亚太大会助力,也愿继续围绕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任务开展工作。他强调,中国红十字会期待与各国际组织以及各国家红会密切合作,切实提高人道行动能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不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东吴国际人道论坛是中国红十字会为加强红十字国际人道交流合作、推动共建共享人道教育体系、促进新时代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搭建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本次论坛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18新利体育 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国际学院承办,江苏省红十字会、苏州市红十字会协办,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支持。

来自中联部、外交部、应急管理部等部门代表,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儿基会等国际组织代表,15个国家红会代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江苏省红十字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苏州市红十字会代表,江苏省、苏州市等政府部门代表,红十字国际学院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三期班的部分学员以及学术界、新闻媒体和企业代表等各方嘉宾出席论坛并进行研讨交流。

(红十字国际学院)
苏大概况 教育教学
18luck.app 18luck mx
组织机构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版权所有©18新利体育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1号

苏ICP备10229414号-1
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30号
推荐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1440*900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