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批来自各领域的优秀人员,身负国家的嘱托,远赴海外,翻开了我国公派留学生工作的崭新篇章。
这支队伍中,就有来自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为18新利体育 附属第一医院)的阮长耿,当时他正好40岁。
“科学的春天里,我以优异的成绩在出国深造选拔考试中胜出,赴法国留学深造。”回忆当年,现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18新利体育 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阮长耿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实践者。”
开启血小板研究新纪元
1964年,阮长耿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国防科工委选中,分配到二机部(之后更名为核工业部)下属单位苏州医学院任助教,具体的工作部门是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为18新利体育 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室。阮长耿一工作就师从名医——我国血液学专业奠基人之一、著名血液学家陈悦书教授,从事血液病发病机理的生物学研究。
1978年秋天,一张国家公派留学生全国选拔考试的通知放在阮长耿面前。那一刻,他就开始思考:国外在研究什么?我能学到什么?我能为我们的国家做什么?
第二年,选拔结果出炉,第一批55个人到美国,38个人到法国。在北京经过3个月法语强化训练,阮长耿顾不上回苏州和家人道别,于1979年9月直接从北京登上飞往法国的班机,开始了他在巴黎第七大学附属圣路易医院血栓形成与止血研究中心的学习生活。
1979年 阮长耿教授(右一)留法时与实验室同事合影
阮长耿的导师——法国科学院院士卡昂教授是世界著名的血液学家,要求很严。他带过20多个外国进修生,把阮长耿称为“我的第一位中国学生”。
当时,卡昂教授在对“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SS)”进行研究时,发现BSS患者的血小板缺乏糖蛋白I,因此推测和假设血小板膜糖蛋白I在血小板黏附中起主要作用。这个推测和假设需要经过实验证明才能成立,因此,血小板的黏附机制始终是医学界的一个悬念和谜团。
阮长耿得知这一信息后,决定承担这一课题,通过科学实验来揭开这个“血小板的黏附机制之谜”。在实验室连续奋战3个月,阮长耿终于通过对一株单抗叫AN51的研究,发现它能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这是世界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研究还阐明了这个抗体能抑制血小板黏附功能,形成类似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血小板功能缺陷,进一步的研究证明GPⅠb是vWF的受体,血小板首先依靠GPⅠb通过vWF介导,再与破损的血管壁黏附,启动止血过程,从而揭示了“血小板黏附的分子机制”。
阮长耿发现的世界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开启了血小板研究的新纪元。血液病是很难根治的疾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病情很难准确诊断。有了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确认一系列血小板膜糖蛋白缺陷造成的出血性疾病。这种单抗与药物联接起来,将明显增大治愈的把握。
1980年6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邓颖超率领中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法国,专门为阮长耿这批留法学生作了报告,并勉励他们发奋攻关,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学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语重心长的话语,使阮长耿深深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为了不辱使命、集中精力搞研究,阮长耿在自己的床头用中文写着:“奋发图强!发奋!发奋!发奋!”并时刻用这10个大字和4个惊叹号来鞭策自己。
阮长耿留法期间,邓颖超与留法人员合影
“烛缸”里创出“全国第一”
阮长耿短短两年多时间的留法学习期满,卡昂教授希望他留在法国继续工作。他婉言谢绝了师友们的盛情挽留,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
阮长耿归心似箭,他的脑海里正在酝酿筹划着血液学研究的新蓝图。心怀报国之心的他,在极其艰苦简陋的条件下,于1981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
1981年阮长耿(右)与导师卡昂教授(左)在英国皇家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与国外同类研究室相比,阮长耿的研究条件实在简陋。所谓“研究室”,仅是苏州医学院招待所腾出来的一间空房和少得可怜的设备,其中两台仪器和一批试剂,还是阮长耿在法留学时用节省下来的奖学金购买的。
除此之外,就是阮长耿所描绘的:“还有一双灵巧的手,一个会动脑筋的大脑,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1982年8月,阮长耿开展杂交瘤技术工作。然而,进行杂交瘤技术中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必须要有专用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在当时进口这种设备谈何容易!
难道就这样坐等吗?不能!阮长耿一面打报告申请进口设备,一面立即召集室内人员开会:“人是决定因素,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研究小组,精心构思,自制土设备“烛缸”——用有机玻璃做了几个蜡烛缸,代替了二氧化碳培养箱。
把需要培养的细胞放在细胞培养瓶里,然后将细胞培养瓶置放在96孔或24孔板内,再把置放细胞培养瓶的板放在蜡烛缸内,点燃缸内的蜡烛,盖上盖子,把蜡烛缸放进37℃恒温箱中,待缸内蜡烛熄灭,缸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了细胞生长所需的5%的浓度,同时也保持了缸内的温度和湿度。这种方法实现了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功效,用来培养细胞,俗称烛缸法。这在二氧化碳培养箱没有问世以前,国外的科学家也用过这种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在阮长耿和同仁们的努力下,终于使他在国外培养的杂交瘤细胞株AN5l在这里传代培养成功。
阮长耿教授在实验室做实验
1983年10月, 阮长耿团队研制的我国第一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的单克隆抗体诞生了。经专家鉴定,这组抗体的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具有基础理论上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助于某些血液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之后,随着科研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重大课题资助,以及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的资助,研究室条件大为改观,但阮长耿念念不忘“烛缸”精神。他说,“烛缸”精神,是“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的智慧武器。当今18新利备用网站 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能加快速度,只争朝夕,就会坐失良机,科研成果的优先权就会失之交臂。
让“苏州”单克隆抗体走向世界
继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宣告成功之后,阮长耿率领他的团队,又将抗vW因子单抗、抗纤维蛋白单抗、抗人活化血小板单抗等单克隆抗体相继研制出来。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采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血小板取得成功,并被载入世界科学史册的苏州学者,阮长耿在命名其科研成果时,想到的是培养他的祖国,是支持关怀他的苏州人民。他决定把他的血小板单克隆抗体系列冠名为“苏州(SZ)”。
“苏州系列”单抗的产生,提高了血液病和血栓病的诊断水平,其中5株抗血小板单抗自1987年起,通过国际分化抗原委员会鉴定,成为血小板研究的标准试剂。从此,世界医学领域有了令国人自豪的“苏州系列”单克隆抗体,并在国际上得到推广应用。
时至今日,“苏州系列”已有九大类、180多种,阮长耿和学界都亲切地称这些抗体为“苏州宝贝”,它们在血小板膜糖蛋白缺陷及vW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有些已成为国际血栓与止血研究领域广泛使用的有力工具。
阮长耿并没有固步自封。“科学绝不是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18新利备用网站 的人,应该拿出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他在“苏州(SZ)”系列单抗基础上建立了相关的免疫检测药盒,提高了我国在血小板疾病方面的诊治水平。
1988年,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经省科技厅、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成立,阮长耿担任所长。血研所一直以血栓与止血、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要研究方向,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工作,取得了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目前,血研所已成为国内主要的血液病诊断和治疗中心之一。
江苏血液研究所成立大会(1988)
由于在血液学上的重大突破和建树,阮长耿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血小板之父”,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先后被法国总统授予“法兰西国家功绩骑士勋章”和“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连获两枚法国功绩勋章,是获此殊荣的为数不多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1994年阮长耿院士荣获“法兰西国家功绩骑士勋章”
2011年法国前总统斯坦先生向阮长耿院士授予“法兰西国家功绩军官勋章”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血液学事业迅速发展,靠的是几代人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回忆这40年来的科研历程,阮长耿动情地说,如果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一点事,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素材来源:《新华日报》201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