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骨折被称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许多患者椎体骨折后因疼痛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非手术治疗患者在4年内死亡率高达49.4%。随着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我国每年新增181万名患者,罹患该病的患者预计到2020年将达5000万。
18新利体育 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领衔的骨科团队向这项世界医学难题发起攻击,历时17载终于形成一系列诊疗新策略,技术得以在全国范围推广数万例。1月8日,由该团队牵头完成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治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骨科团队继2004年后第二次摘得该项国家级大奖。
从一颗螺钉到一针“骨水泥”
人体的脊柱就像一幢可以活动的“摩天大楼”,只要其中有一层楼面出问题,整个大楼就面临危机,要修复,就要固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惠林跟随其导师、中国脊柱外科领头人之一的唐天驷教授找到了用螺钉固定脊柱“楼面”最好方法——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并率先将这一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被业界专家评价为“我国脊柱外科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30多年来该项技术仍是脊柱手术中的主要手段沿用至今。2004年,凝聚了两代骨科专家的心血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病例不断增长,病人椎体骨折后再运用原有技术已不能解决问题。“这就好比楼面本身出了问题,依靠螺钉已经固定不牢了。”杨惠林介绍说,很多骨质疏松严重的老人可能只是打个喷嚏或是一声咳嗽就导致骨折,但病患本人和家属都没有意识到,长期疼痛引起行动不便才到医院就医。
2000年,杨惠林领衔的骨科团队瞄准国际前沿,在国内率先引入开展椎体后凸成形术这一微创技术。只需精准地向骨折椎体“打一针”,先用球囊撑起骨折椎体,再注入专用的“骨水泥”将骨折块粘牢,恢复其支撑重力的能力,不仅能迅速缓解疼痛,伤口只有水笔芯大小,而且一般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站起来行走。
脊柱被韧带、血管、神经包绕,手术稍有偏差就会出现大问题。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尽管损伤小,但也可能因穿刺不够精准或灌注骨水泥渗漏引起脊髓损伤、肺动脉栓塞等,严重者将导致患者瘫痪甚至死亡。
在杨惠林的带领下,团队数十名骨科医生经过十多年的钻研,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疼痛责任椎体”、“骨不连”概念及判定标准,并建立了调制灌注封堵和骨水泥-骨锚合技术,以及椎体精准穿刺、量化复位和“骨水泥”梯度灌注等安全操作体系,杜绝了在穿刺和灌注过程中引起脊髓损伤或肺动脉栓塞等情况,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椎体后凸成形术存在的“短板”问题。该研究成果改变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理念,针对患者实际需求形成了一体化诊疗新策略,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数万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
“‘苏州理论’为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技术的进步与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北美脊柱外科学会执行主席、国际脊柱外科著名专家Hansen A. Yuan教授评价道。
以患者为本,细节决定成败
“看病一定要细心,给病人做检查一定要仔仔细细,就像公安局破案一样,每一个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杨惠林常常告诫学生,精准医疗基于精准诊断,细节决定成败。有时为了找出病因,杨惠林会与影像科医生直接沟通,重点检查其高度怀疑的致病区域。正是由于这份细心,杨惠林带领骨科团队发现并解决了数以万计的疑难杂症,拯救了不计其数的患者。
这份以患者为本,一切以病患为先的理念,正是多年来杨惠林师从董天华教授、唐天驷教授传承下来的为医之道。“人的身体不能做实验,没有把握就不要手术,做手术就必须成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是附一院骨科的传统。”杨惠林清楚地记得在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每当遇到诊疗难题,老师唐天驷教授就会指导课题组的医生讨论并在苏州甚至到上海的各大图书馆查阅资料。唐天驷教授还亲自联系在上海的图书馆工作的亲戚指导和帮助课题组一起查阅,寻求最合适的诊疗方案。骨科病人由于各部位骨形态的多样性以及骨折形态的各异性,临床上有时难以找到合适的骨科植入内固定材料,杨惠林和其他医生常常要不辞辛苦赶往张家港等地,有时甚至骑着自行车去找工厂,寻求合适的器械加工伙伴,为病患专门定制内固定材料。
“治疗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评估治疗方案,病人会承担多大的风险,什么样的诊疗方法对病人有利,我们就怎么做。”杨惠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有位病人因骨质疏松严重而导致反复骨折,经过治疗康复出院后,杨惠林还时常主动联系病人叮嘱他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不厌其烦地为其健康生活做进一步指导。
在杨惠林看来,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既是一份荣誉,也是对骨科团队几代人心血的肯定。“我们更希望能进一步普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综合诊疗理念,增强大众的健康意识,让老百姓从中受益。”
薪火相传,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首批“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杨惠林从医数十载,获得无数赞誉。如何传好“接力棒”,继续传承与发展学科优势,是他身为学科带头人最关心的事。
近30年来,无论工作有多忙,杨惠林都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堂课,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常用简明的实例解释书本中深奥的理论。如今,他亲自指导的学生大多已成为所在单位和医院的科室骨干,可谓“桃李满天下”。
工作之余及时阅读各类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获取有用信息,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储备,已成为杨惠林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每当看到一种新技术或是新理念,他都会兴奋地组织科室人员一起学习,共同探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速度比我们都快。”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对他充满敬佩。
“高度决定视野,思路决定出路。”这是杨惠林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多次邀请国外骨科领域著名专家到苏州讲学、示范手术,开拓渠道鼓励年轻医生和研究生到国外知名院所进修。成立骨科研究所,搭建科研技术平台面向海内外招聘生物学、材料学、力学等领域顶级专家。2011年,苏大附一院骨科和美国国际脊柱及骨关节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骨科国际病区,脊柱外科和运动医学等领域国际顶尖骨科专家定期来苏坐诊、手术并开展学术讲座,不仅实现了患者“足不出国门,尽享国际化医疗”的优质服务,还通过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打造了一支专业水平过硬,医德医风高尚的骨科团队。
“医学每一次进步都依靠新技术、新工具,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技能,才能有发展。”如今,杨惠林带领科室骨干已瞄准了新的研究方向,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骨水泥”材料的进一步优化等方面继续开展研究,以期在未来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