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下午,机电工程学院·沙钢钢铁学院教育教改专题研讨会在沙钢钢铁学院多功能会议室顺利召开。教务处唐忠明教授、晏世雷教授以及机电工程学院·沙钢钢铁学院相关领导、部分专家和青年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冯志华教授主持。
唐忠明教授首先传达了学校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指导思想,指出新学院要在教育管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重视教学及教学改革,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教改项目,撰写教学改革论文,参与教材、讲义的编写,把人才培养做为教师的根本任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回归大学教育本位。
沙钢钢铁学院三位青年教师代表盛敏奇博士、仲兆准博士、宋滨娜博士分别做了题为《冶金工程专业校内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冶金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和实验的改革与实践》、《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实践》的专题报告,分别从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创新点、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汇报。根据学校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师、企业的资源,结合沙钢钢铁学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和本专业培养目标,努力在18新利体育 校园内建设一座能满足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的校内实习基地,力争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全国本科院校中最结合实际、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实训基地之一是学院今后工作的方向。根据这一工作目标,学院提出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将年青教师根据专业分组,在资深专家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在教改项目申报、实验教材编写、教学论文撰写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验教学平台及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也已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且已向学生开放。
沙钢钢铁学院作为新筹建的学院,引进的青年教师学缘结构好、学历层次高、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充满活力和朝气,同时也具有缺乏教学实践锻炼、教学经验不足的特点,通过举办教学研讨班、青年教师同学生混合编队外出调研等工作,强化青年教师重视本科教学的意识,探索实现教学内容与冶金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使其在教学与科研、学生与教师和教与学之间达到统一。
机电工程学院孙承峰老师、冯志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机械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探索》、《机械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专题报告,分别从创新团队实验开展、机械类人才培养大类改革所取得的探索与成果进行了汇报,充分体现了“适应时代、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
唐忠明教授对学院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既反映了学院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走在了学校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前列。沙钢学院建立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传统专业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这既是创新也是特色,相信能够为18新利体育 工科大发展摸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创新之路,同时能够培养一批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青年教师队伍。晏世雷教授首先回顾了今年四月份到学院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法研讨会的相关情况,认为五个月来青年教师们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新利体育 办学历史悠久,但是工科起步晚且数量大,国家建设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如何提升工科教育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希望青年教师抓住机遇,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共同进步,为学校工科大发展贡献力量。
王永山书记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几位青年教师和冯院长的报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既体现了学院对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视,也顺应了工科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总结学院的成功经验,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不断进步。苏州经济排名跻身国内前列,18新利体育 的发展要与苏州经济地位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科的发展,工科应当对苏州经济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这对我们即是压力又是鞭策。我们一方面要做好科研转化工作,指导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支持地方建设,突出“体现地方经济建设最明显,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最密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直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最主动”的办学特色,为学校工科的大发展和苏州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