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成果

国重室钟志远教授和邓超教授发表综述:结构稳定的智能聚多肽纳米药物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

时间:2021-01-22来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点击:1045


18新利体育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钟志远教授和邓超教授近日在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上发表题为Robust and smart polypeptide-based nanomedicines for targeted tumor therapy”综述(Adv. Drug Delivery Rev. 2020, 160, 199-211)。该论文总结了多种近期开发的结构稳定和智能的聚多肽纳米药物,并着重讨论了这些纳米药物的构建策略和肿瘤靶向治疗效果。

纳米药物因具有比传统药物更优越的安全性和更好的治疗效果而被广泛地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合成聚多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批量生产以及多功能性(可与化药和生物药相互作用或键合),因而由其构建的纳米载体已成为肿瘤治疗中最通用和最先进的纳米平台。当前已有多种聚多肽纳米药物进入到临床测试,用来治疗乳腺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各种实体瘤。临床结果显示这些纳米药物能极大地降低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发现纳米药物动态稳定性(即在血液循环中稳定而到达肿瘤后快速裂解释放包载的药物)对抗肿瘤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人们利用不同策略设计制备了多种动态稳定的聚多肽纳米药物。这些策略包括:(i)用酸、活性氧(ROS)、谷胱甘肽或光敏感键来交联制备动态纳米载体;(ii)通过动态协同作用将药物结合到纳米载体中;(iii)引入π-π堆积,脂质-脂质等作用力来构建动态纳米载体;(iv)将药物通过动态化学键结合到纳米载体中,(v)制备单分子纳米胶束(图1)。这些结构稳定的智能纳米药物在不同肿瘤模型中展现出了增强的肿瘤靶向性,提高的抗肿瘤功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1. 构建结构稳定智能的聚多肽纳米药物的各种策略


同时,论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聚多肽纳米药物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指出:(i)当前聚多肽纳米药物的临床前测试大多是单一疗法,接下来应该更多考虑使用组合疗法来治疗难以治疗的肿瘤,包括耐药、复发和转移肿瘤;(ii)特别强调将动态稳定的聚多肽纳米药物与免疫治疗相结合可能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一些重要突破;(iii)动态稳定的聚多肽纳米载体通过合理设计可用于肿瘤靶向基因治疗,这代表另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iv)当前构建的动态聚多肽纳米药物尽管方法简单直接,但在循环稳定性和肿瘤微环境的响应性等方面并没有达到最优,这影响了聚多肽药物的治疗效果;(v)通过在纳米药物中系统引入多重刺激响应能更好控制治疗药物的递送,提高治疗的选择性。论文指出通过精巧的设计和可控的制备,动态聚多肽纳米药物将在多种难治肿瘤的靶向治疗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能极大地推动纳米药物在未来的临床转化。

18新利体育 为该论文第一单位,邓超教授和钟志远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1973149, 51773145, 51761135117, and 51633005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409X2030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