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新文科建设专场在苏举行
时间: 2022-12-14 作者: 浏览次数: 10

20221214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18新利体育 承办的江苏省社科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新文科建设专场在苏州召开。本次学术大会的主题是“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新文科建设专场的核心议题为“新文科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江苏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徐之顺,18新利体育 党委书记江涌,18新利体育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孝峰,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刘伯高,江苏省社科联组联中心主任王淑芬,18新利体育 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宁正法,18新利体育 传媒学院执行院长陈龙,18新利体育 人文社科处处长陈一,18新利体育 期刊中心主任江波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百精,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党组副书记丁晓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方延明应邀作主旨报告。本次大会专场特设“新文科建设与交叉学科创新发展院长论坛”,国内11所著名高校的新闻和传播学院院长受邀作主题演讲。来自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获奖论文作者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报和新华日报等媒体记者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会议开幕式由李孝峰主持

   江涌代表承办单位向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致以诚挚的欢迎,向省社科联给予我校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致辞中指出,18新利体育 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构建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体系。学校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文科建设体系,努力推动文科的更新升级,初步绘制文科“优势研究领域地图”,形成学校优势研究领域和特色学科群。他相信,在一代代苏大人的努力下,一定能够打造适应新时代和新文科建设要求的“东吴学派”,奋力开创我校新文科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徐之顺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大变革时代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时代,新形势、新技术、新时代呼唤文科的新定位、新转型和新进路。立足目前全省高校和科研部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徐之顺提出三个方面重要问题:一是新文科建设要顺应新时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节点,助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新文科建设要对接新问题,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捕捉时代变革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新文科建设要开辟新道路,构建大文科视野,确立新文科研究范式。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充分交流探讨理论热点,为江苏新文科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上,王淑芬宣读专场获奖论文表彰决定。本次新文科建设专场共收到论文84篇,经专场学术委员会评审,评出获奖论文27篇,其中一等奖9篇、二等奖18篇。她鼓励受到表彰的论文作者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为推动社科事业创新和江苏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专家主旨报告环节由陈龙主持。胡百精作《以新文科建设为主线,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的探索及经验》线上报告,从价值引领、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三方面分享中国人民大学在新文科建设领域的探索与经验。李本乾在《面向国家融媒体战略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报告中结合上海交通大学的改革创新实践,面向国家战略提出一系列新文科人才培养方案,如学科融合、人才队伍融合、课程融合等。丁晓昌在《新文科建设路径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线上报告指出,当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五多五少”问题,我省哲社科作者在新文科建设中应当坚持强基固本、经实致用、协同创新、融通中外,将新文科建设最终落脚在人才培养层面。方延明作《从毛泽东新文化观,看当下新文科建设》主旨报告,他立足于毛泽东的新文化观,敦促新文科建设要做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放包容外来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详细分析新文科建设的内核、亚内核和外延层结构。

    下午进行的院长论坛环节由陈一主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红军,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晓锋等11知名高校新传学院院长齐聚云端,先后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各自学校的新文科发展优秀经验和突出案例,多维度、多层次开展共话和交流,深入探讨新文科人才培养框架、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机制、交叉学科创新融合发展、学科边界突破与范式创新、数字转型与社会治理等问题,丰富、加深和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内涵、发展模式和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