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首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条例》共八章四十六条,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确立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哲学社会科学的机构与人员、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传播与普及以及监督与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规范。

《条例》出台以来,我校广大文科教师反响热烈。近日,结合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学校组织了对《条例》的学习讨论。

校党委书记、校社科联主席江涌指出,《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江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眼光。《条例》站位高、立意远、机制全、保障实,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突出中国特色和江苏优势,推进文明探源和创新发展,支持前沿交叉,鼓励协同创新,规范社科评价,加强科研监督,对进一步繁荣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我们将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真学习《条例》,明确责任担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肩负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使命。二是着眼重大需求,服务江苏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支持交叉研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做好支撑保障。18新利体育 将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积极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力保障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在18新利体育 的繁荣发展,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苏大力量。

江苏社科名家、校社科联常务副主席任平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江苏率先出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作出的江苏贡献,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法规保障和智力支持。在《条例》保障下,江苏一定会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学科体系上进一步体现江苏优势,在学术体系上进一步融通古今中外,在话语体系上进一步创造地域特色,从而推进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校社科联秘书长于毓蓝表示,《条例》出台是我省立法工作的创新,也是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创新,势必将提升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水平,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地位,因此必然受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拥护。《条例》涉及面广而全,条款着眼点亮而新,江苏特色鲜明,保障措施到位。相信在《条例》的支撑托举下,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能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大繁荣大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传媒学院教授陈一表示,《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全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有序推进,为江苏从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条例》,积极贯彻《条例》,确保《条例》在高校的落实落细,以更高质量的哲学社会18新利备用网站 成果,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

王健法学院副院长程雪阳教授表示,《条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活动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必将极大推动和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重大学术理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从而产出更多更好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青年教师代表、传媒学院副教授张梦晗表示,在《条例》多章内容的学习研读中产生了共鸣,《条例》的出台让青年科研工作者感到无比欣喜。下一步将围绕《条例》内容要求,从科研规划、跨学科团队建设、高水平论文发表、高级别项目推进、高质量学术交流五个方面,脚踏实地开展科研活动,勇攀科研高峰。

文科学院其他教师代表也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条例》,积极投身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去。

18新利体育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将以学习落实《条例》为契机,紧紧围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这两个关键词和“保障”这一个核心内容,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导向激励,做好管理服务,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