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单位

获奖等级

1

陆游全集校注 

马亚中

文学院

一等奖

2

并称探源—语言、文学、文化的多重考察 

张珊

文学院

一等奖

3

隋唐佛教各宗与美学 

王耘

文学院

一等奖

4

欧陆民法传统的历史解读——以罗马法与自然法的演进为主线 

李中原

王健法学院

一等奖

5

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高祖林

党委办公室

一等奖

6

苏州史纲 

王国平

发展办

一等奖

7

苏州率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研究 

芮国强

凤凰传媒学院

一等奖

8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徐涛

东吴商学院

二等奖

9

西欧的中国形象

李勇

文学院

二等奖

10

昆剧折子戏叙考

王宁

文学院

二等奖

11

汉日交际语言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施晖

外国语学院

二等奖

12

完整生存:后殖民英语国家女性创作研究

方红

外国语学院

二等奖

13

中国语境中的元伦理问题——摩尔《伦理学原理》启示录

李西杰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14

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韩坚

东吴商学院

二等奖

15

日元升值的命运:一个经济学家21世纪的再解析

陈作章

东吴商学院

二等奖

16

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企业家异质特征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罗正英

东吴商学院

二等奖

17

权利•权力•监督

黄学贤

王健法学院

二等奖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

姜建成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19

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研究

余敏江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20

公共理性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府能力研究

黄建洪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21

后现代高等学校课程研究

母小勇

教育学院

二等奖

22

诚信品格的养成

吴继霞

教育学院

二等奖

23

商会与20世纪早期中国外交

许冠亭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等奖

24

制度变革•社会变迁•制度绩效—以苏南农村人民公社为研究对象

王玉贵

社会学院

二等奖

25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以晚清江南为中心

黄鸿山

社会学院

二等奖

26

传媒低俗化对策研究

陈龙

凤凰传媒学院

二等奖

27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全面提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关于吴江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的调研报告

周玉玲

机关党工委

二等奖

28

桃花坞工艺史记

郑丽虹

艺术学院

二等奖

29

“夫”的统摄连接功能论

王卫峰

文学院

三等奖

30

对员工发展投入值得吗?——发展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及离职意愿的影响

何会涛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等奖

31

苏南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

朱淀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32

从制度设想到贸易政策:美国碳关税蜕变之路障碍分析

王俊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33

《摩诃兜勒》曲名含义及其相关问题

王福利

文学院

三等奖

34

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

钱锡生

文学院

三等奖

35

论“故事集缀”型章回体小说

张蕾

文学院

三等奖

36

阳湖文派研究

杨旭辉

文学院

三等奖

37

清末民初“戏曲”内涵新论

艾立中

文学院

三等奖

38

“影戏”传统与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邵雯艳

文学院

三等奖

39

全球想象与传统的再生产——全球化语境中大众传媒的“城市叙事”

曾一果

凤凰传媒学院

三等奖

40

公民意识:社会转型中的纪录片话语转向

杜志红

凤凰传媒学院

三等奖

41

网络新闻评论研究

杨新敏

凤凰传媒学院

三等奖

42

从跨文化视角看世界环境日主题标语与中国环保标语

高永晨

外国语学院

三等奖

43

怎么译:是操控,还是投降?

王宏

外国语学院

三等奖

44

温德尔•贝瑞笔下的农耕、农场和农民

朱新福

外国语学院

三等奖

45

系列论文:论《野草》的晦涩、论《野草》的语言节奏与“意蕴”节奏

张鑫

文学院

三等奖

46

西方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逻辑、问题与趋势

庄友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等奖

47

发展主义空间观的批判与空间观的转型

段进军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48

公正与关怀——民生制度与实践的伦理原则

田广兰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等奖

49

组织创业气氛机制研究

李晶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0

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信贷亲周期研究

刘亮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1

城镇化和城乡融合

张腊娥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2

生产分割与产业区位调整机制研究

牟丽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等奖

53

能源投入、污染排放与我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区域空间分布研究

沈能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4

做实城镇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

孙永正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5

投资者关注、盈余公告效应与管理层公告择机

权小锋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6

公允价值运用与计量属性体系构建

周中胜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7

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

张方华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8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王群伟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59

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省际差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袁建新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60

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内社会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检验

袁勇志

研究生院

三等奖

61

国外知识流程外包研究述评

周俊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62

旅游业提升开发区城市化质量的路径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汪德根

社会学院

三等奖

63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收益—成本模型分析及对策选择

陈铭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64

金融机构新思维

郑晓玲

东吴商学院

三等奖

65

宪法与生命——生命权的宪法保障研究

上官丕亮

王健法学院

三等奖

66

权利客体的概念及层次

方新军

王健法学院

三等奖

67

私人参与警察任务执行的法理基础

章志远

王健法学院

三等奖

68

农民工待遇问题研究

叶继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等奖

69

区域生态治理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研究

张建英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等奖

70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

张劲松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三等奖

71

博弈论视阈下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

章晓莉

研究生院

三等奖

72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系列论文)

秦炜炜

教育学院

三等奖

73

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

周书灿

社会学院

三等奖

74

《申报》上的红十字

池子华

社会学院

三等奖

75

移植与本土化——大洋洲文明之路

王宇博

社会学院

三等奖

76

民国教育部与高校关系之研究(1912~1937

崔恒秀

社会学院

三等奖

77

苏州美术史

贺野

艺术学院

三等奖

78

社区戒毒与社会支持

张明

社会学院

三等奖

79

旅游企业品牌传播中社会化网络媒介与传统大众媒介的融合与创新

吕晓玲

社会学院

三等奖

80

在政治、经济与美学的视野中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

陈一

凤凰传媒学院

三等奖

81

长三角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恶化与修复——以S市为例

王俊敏

社会学院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