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新利体育 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时间: 2020-09-22  作者:   浏览次数: 74




18新利体育


苏大教〔201864


关于印发《18新利体育 一流本科

教育改革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学院(部)、部门、直属单位:

《18新利体育 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业经学校2018年第11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苏州大学    

 2018614日    



18新利体育 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18新利体育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推进具有中国底色、18新利体育 特色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部署,结合江苏省教育综合改革目标与需要,全面推进《18新利体育 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18新利体育 综合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特制定本计划。

一、主要背景与重要意义

(一)主要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竞争力,进一步发挥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培养更多具有世界眼光、品德高尚、专业精湛的接班人。18新利体育 的发展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理应担当起这种历史使命和责任,通过一流本科教育改革,塑造符合国家需要并具18新利体育 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二)重要意义

一流本科教育改革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一流大学纷纷开始了新一轮的本科教育改革。强调通识教育,反对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习空间虚拟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注重学科交叉,鼓励原创思维等都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18新利体育 必须主动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思考和应对变革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流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是在历史改革成果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18新利体育 共经历了三次本科教育改革,完成了从学年制到完全学分制的重要转变,初步构建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逐步落实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本科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为全面构建具有中国底色、18新利体育 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18新利体育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显成效。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是针对问题提出新目标、运用新手段、制定新举措,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重构的一次改革,必将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对于18新利体育 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二)基本理念

以学生成长与发展为中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深耕内涵,促进交叉,尊重选择,注重体验”的卓越教育理念,构建具有中国底色、18新利体育 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会思考、会学习、有创造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卓越人才。

三、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基本目标

通过一流本科教育改革,到2020年初步形成具有中国底色、18新利体育 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到2030年,本科教育总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二)主要任务

继续完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通识核心课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全程。

持续推进多元化、开放型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改革,拓宽培养口径,为学生多元化发展奠定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重审专业培养方案,减少必修学分,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探索学科专业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行跨学科、自定义辅修学习机制,实施更加灵活的学分认定制度,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潜能。

构建“平台-保障-文化”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学支撑体系。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搭建多维协同育人平台。改革教学资源配置机制,推进教学组织体系创新,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本科教学高效有序运行。大力推动卓越教学文化建设,从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个维度形成卓越教学文化的浓厚氛围。

四、思路与措施

(一)固本强基育人计划——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突出学校育人本源

 1.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开展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位一体”的卓越教学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全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牢固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中心地位,全员通力为教学服务。开展卓越教学文化建设,通过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个维度来推进“卓越教学”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师生心中落地生根。定期组织开展系列宣讲活动,鼓励师生以亲身的经历、有影响的事件、明白的规则、简单的概念、浅显的故事和朴素的道理诠释感悟,提升对“卓越教学”的认知度;在职称评定、绩效激励等学校政策和制度建设中进一步突出价值引领和利益导向,提升对“卓越教学”的认同度;定期编发典型案例,评选表彰“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标兵”等先进典型,形成践行“卓越教学”的浓厚氛围。

 2.以质量提升为导向,改革教学资源配置机制。教学资源保障是办好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学校将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学资源配置集中到强化教学、提升质量上来,加大一流本科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引进力度,实现本科教育教学设施与条件的全面升级。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支持环境,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等。以“名城名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健全多渠道筹集教学经费的体制,保障本科教学高效有序运行。

(二)体制机制革新计划——坚守研究型大学育人目标,推进教育教学组织体系创新

 3.以研究型大学内涵为指针,创新人才培养多样化目标的实现机制与路径。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是全校共同的使命和愿景。同时,它对不同学院(部)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共性基础上的多样化要求。为此,学校和各学院(部)应充分调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要素,围绕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进行机制和路径上的创新。

 4.以信息技术运用为助力,适应并引领大学组织形态变化的趋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将引领本科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变革。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环境的创新、服务平台的整合、师生能力的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带来大学组织形态的创新,网络学习空间将会成为大学组织形态的基本组成。校外教学资源的引入、校内教学资源的共享都是大学组织形态创新的可能途径。参与、探索大学组织形态的创新将使学校掌握发展主动权,也能使学校更好地履行促进教育公平的使命。

 5.以学科规划与建设为龙头,优化学校办学组织结构体系。在全面评估学科点及其资源条件基础上,做好学科点发展规划与建设布局。以此为龙头,实现学科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的联动,对学校二级办学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适时组建学部,对我校具有传统优势的师范专业教育实现办学组织机制上的优化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集约化水平、专业办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6.以对二级教学单位的赋能为重点,落实学院(部)的办学主体地位。学院(部)是决定学校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科与专业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分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方案制定、学生发展等重大事权、人权、财权等是学院(部)开展办学活动的基本权利。学校将坚持放管服改革,从而为学院(部)发展增加新动能,切实保障、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在学院(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7.以强化通识教育为核心,实现通识教育组织体制的创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是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基本趋势。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都需要学校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组织管理。开展通识教育涉及的专业师资多元,如何通过体制或机制设计动员更多高水平师资开展研究性的通识课程教育,而不仅仅是普遍性知识的普及,这是通识教育组织形态创新的关键。在这种组织体制创新中也应兼顾到对关系学校综合性发展特质的基础性专业和师资的保护。

 8.以课程或课程群建设为中心,试点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PLPrinciple Leader)组织机制。课程是专业教育的最小单元,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着力点是要有高水平的课程或课程群。为此,建立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制不仅可以明确课程建设与质量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和基本任务,而且可以通过跨教学单位双聘、外聘等方式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力量,形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从而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融通跨界培养计划——创新跨界人才培养机制,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

 9.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融通。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建设以“中国系列”、“经典导读”、“跨学科课程”等为重点的通识核心课程,强化对阅读、写作和交流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继续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加强理工科学生的数理基础和文科学生的文史基础教育,通过采用分层教学、小班教学等方式提高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和个性化发展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10.深化专业大类招生,改革大类培养管理。全面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搭建科学合理的大类招生与培养架构,集聚并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夯实学生发展基础,拓宽学生自选专业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理念为指导,在深化推进专业大类招生的同时,重点改革大类培养管理,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坚持志愿优先原则进行专业确认,真正发挥专业大类招生的优势,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11.推行校内二次选拔机制,探索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需求特征,加速了人才知识结构由单一学科型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型发展的转变。为此,学校将在总结唐文治书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开展多元复合人才培养实验项目,学生通过选拔进入,毕业时可获得主修专业学位和辅修双学位。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新工科领域开展交叉学科实验班,围绕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研究平台、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重点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开展相关实践。

 12.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多元发展途径。教育最重要的是释放学生的学习力。因此,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会选择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完善转专业政策,继续扩大学生专业转出、转入的开放度。基于“跨界”理念,全方位地从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跨文化等视角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创新:启动双学位专业扩容、辅修专业运行机制和制度重建等相关实践;实施更为灵活的选课和学分认定制度,鼓励学生通过选择学习国内外在线开放课程、转换名校课程学分、创新创业学分、自主研学等方式完成学习;打通本科生与研究生选课通道,通过本硕课程学分互认吸引优质生源进入学校本硕博全链式人才培养体系。

(四)多维协同育人计划——探索多维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13.构建协同育人新体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集聚资源要素,推进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协同,加强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线上与线下协同等,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14.深化科教协同,推进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国家试点学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广其科教融合协同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典型经验。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为导向,以新生研讨课程、跨学科通识核心课程、创新性实验项目等为载体,将校内优秀科研团队、先进实验室和前沿项目等优质18新利备用网站 资源引入育人过程。与校外优秀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培养计划,科研院所选派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课程开发、提供项目研究方向和项目指导、与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5.深化校企(政)协同,推进卓越人才培养向纵深发展。重点在法学、医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专业领域开展协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实现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制度化,为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和卓越教师等在内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搭建立体化的协同育人平台,完成与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版要求的对接。

 16.深化“书院-学院”协同,探索多种形式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书院建设的主旨是通过良好的公共空间设计和通识教育与跨学科教育元素的植入,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学生的全面成长。以敬文、唐文治书院改革经验为基础,继续在导师制度建设、书院特色文化建设、学院与书院的有效联动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适时推动这些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形成辐射效应。

 17.丰富国际化培养路径,创新合作育人模式。进一步完善校、省和国家公派三级选派系统,加强校校协同,扩大学生参与校际交流的覆盖面和学分认定比例,探索构建基于综合素质拓展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体系。整合全校资源,在建设好现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基础上,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项目。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探索学校成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可行性及其实现途径。

 18.构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全程的新机制。以“创新创业教育,让所有学生触手可及”为基本理念指导,形成“政策—体系—平台—文化—保障”为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加大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从课程体系、竞赛体系、实践实训体系等方面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以实体物理空间建设为主导,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器为抓手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以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为先导,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让所有师生都能立足实际,在潜移默化和无形浸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开放探索式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从师资、经费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五)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打造一流本科专业,推进专业结构调整

 19.提升专业建设标准,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校要进一步转变专业建设理念,加强改革引领,将学校优势专业打造成省内乃至全国一流专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础上,研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质量标准,出台《18新利体育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坚持分类发展,从学生进口、培养过程和学生出口三个环节上评价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持续改进与建设,打造若干个代表学校定位与水平的学科专业“高峰”。鼓励不同类型专业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有聚焦、各有侧重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0.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重视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把握学科专业内在有机联系,以学科布局与结构优化带动专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建立专业常态化评估机制,根据专业建设要素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以《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通用指标体系(试行)》为参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工作。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专业参加教育部及其他公认的国内外专业认证机构开展的工程教育、医学教育、教师教育等专业认证,通过专业认证实现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加强动态调控,引入竞争要素,以专业评估数据为依据,在综合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增设、改造、调整与退出机制。坚持需求导向、超前布局,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试点进行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鼓励跨学科设置交叉专业。

 21.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培养方案的对标工作。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坚持培养方案与各类标准对接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基础上,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接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及专业补充标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等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确认专业核心课程,明确所有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映射或对应支撑关系。同时选择1-2所国内高水平大学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标杆,并积极听取企业、用人单位、毕业生的信息反馈,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监测、评价与反馈培养质量。

(六)卓越课程打造计划——拓展优质课程资源,努力打造卓越课堂

 22.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功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思政课与专业课同为育人主阵地,只有牢牢把握专业成才和全人教育的共通点,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才能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在每一课堂。为此,学校将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改革。培育思政功能明显的示范专业课程,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课程思政功能的发挥。

 23.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建设标准。以培养“素质高、视野广、能力强、有创造”的卓越人才为目标,持续推进苏大课程“3I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对各类课程项目采取“稳步推进、分类建设”的原则,通识选修课程、网络进阶式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微课程(群)等课程项目建设的重点是提升课程质量,创新创业课程、高年级研讨课程等课程项目建设的重点是扩大课程数量,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根据《18新利体育 课程项目建设指导意见》,探索基于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课程评估制度,实施课程的准入与退出。

 24.系统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学习体验。以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运用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打造卓越课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从“满堂灌”讲授式教学向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强调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课堂研讨和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合作、独立思考等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具的便利性、交互性、协作性、开放性等特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改进学业评价方式,继续开展课程的过程化考核,试点非标准化考试,适当提高学业挑战度,进一步推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考试方式变革。

(七)教师职业发展计划——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5.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18新利体育 教师本科教学工作管理规定》,明确教师工作职责,增强教学规范意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并将其作为教学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成为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

 26.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改进为目标,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重视教师发展,制定教师发展分类指导方案,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实践技能等专项培训,突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工具的学习和使用,探索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特征的教学模式。以教学示范为抓手,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积极组织国内外教师教学发展交流合作,推进教学经验分享和教学改革创新。

 27.构建常态化教学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学校应科学认识教师的劳动价值,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教学一线和重点教学岗位倾斜的奖励体系。加大对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教学学术研究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使教学效果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改善教师的发展空间,以教师个体的发展为内核,将教师的持续培养作为教学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在职学习、海外研修、参与实践等给予时间、空间上的保障与支持,为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创造条件。

(八)质量保障提升计划——完善本科教学工程和质量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28.加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顶层设计,培育高质量教改教研成果。本科教学工程既包含有形的课程资源、教改课题、教学平台等项目建设,也包括无形的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学校将着力加强项目的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顶层设计,深化教改成果的经验总结和推广示范,强化外部专家咨询指导作用,通过完善项目培育体系,推动项目提质升级,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竞争力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29.强化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构建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强化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建设,完善学校、学院(部)、基层教学组织三级监控体系,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和教学信息员队伍作用。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并完善专业、课程及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学校新一轮校园规划调整为契机,启动建设智慧校园与智慧教室,有效改善师生教学体验。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评价体系,重视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持续开展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加强评估结果在资源分配、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的应用。鼓励学院(部)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专业认证,提高毕业生质量的社会认可度。借鉴国际通行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方法(NSSE)”,以学生学习体验和培养目标达成为导向,探索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建立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本科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机制。

 30.加大信息数据支撑力度,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完善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数据平台的作用,实现数据的采集、管理、查询、分析与上报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学校办学条件各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为学校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引入“基于手机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教学互动与评价)”,全面收集教学质量评价数据,注重精准量化和实时反馈教学效果,多维度持续跟踪教学实施与组织的全过程。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开展日常教学数据监测工作,从学籍、师资、专业、课程、成绩等不同维度进行大数据学情分析,为教学运行、专业调整、学业预警、教研教改、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















送:各党委、党工委,校党委各部门,工会、团委。

18新利体育 校长办公室          201876日印发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