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班子

2015换届学院工作总结

 

20114月,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肩负着学校领导和学院教职工的信任开始了一届4年的工作,到20154月届满。4年来,本届领导班子在学院所有师生的支持和帮助下勤勉工作,做了一些工作,也让学院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应有的发展。现在,我代表本届班子所有成员就4年来的主要工作分4方面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招聘:近年来,随着秦建明等10多位教师和行政人员先后退休或辞职,以及各个新专业的陆续到位,各个专业进行了新师资的全面补充和配备。2011-2015年,学院共引进季小军等新教师20多名,补充沈丹阳等行政人员3名,辅导员1名。吸纳阳澄湖校区教师16名,教辅人员1名。学院现有教职工245人。

2. 职称晋升:4年来,学院新增教授二三级岗4个,宋艳芳等3名教师晋升正高职称。1名教师增列博士生导师;招聘首位外籍专家1名, “讲座教授”1名。汪榕培教授获得最后2年续聘期。

3. 教师培养: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4年来,杨志红、陶丽、孟祥春、丁丽芬等一批青年老师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使学院现有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总人数接近60人,近4年中,又有陈隽、华苏扬、金琳、赵韧等16人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近50位中青年教师获得各级资助前往国外讲学、访学、参加学术会议或短期工作。

4. 教师荣誉:4年来,我院3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和18新利体育 教学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18新利体育 特聘教授,1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对象。汪榕培、王宏、顾佩娅、王腊宝、苏晓军、王军等一批教授被推选为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会长、会长和正副秘书长。1名老师担任区人大代表,1名教师担任第十三届市政协委员。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  本科生:4年来,我院英语专业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专业,英语专业参与全省的重点专业中期检查,并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4年来,学院大力支持新专业建设:支持日语和西班牙语专业购置图书,支持各个小语种教师参加年会和教师培训,支持语种专业邀请校外专家和国外驻华专员来院讲学,支持小语种同学参加校外各类专业赛事和出国学习。目前所有新语种专业都顺利取得学士学位授权。在课程建设方面,江苏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继续推进;新增并完成国家“十二五”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语课程”1门。王军和施晖老师的2个题目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水平学术讲座。王腊宝教授的《英语经典美文――从培根到伍尔芙》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评为“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朱京、陶丽、陆洵和王鼎等多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近年来大力推进学风建设,学院通过报送和自主考生拓展生源渠道,从源头上入手提高生源质量;新生入学之后学院每年组织系列新生教育活动,通过开设教授和外教系列讲座、制定本科生阅读书目、实施“语音过关考试”、启动外教office hours制度、实施奖励优秀学生的Dean’s List制度、年度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制度、强化本科生的专业兴趣小组活动,定期举办外语文化节和影视大讲堂,支持各专业学生出国出境访学,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4年来,本科生学风明显好转。

2. 研究生:4年来,我院推出一批由多位高水平教师共同开设一门研究生课程,其中包括博士生阶段的“现代西方思想经典”和硕士生阶段的“20世纪外国语言文学新概念”等,美国作家Jennifer Boyden和外籍专家Peter Yacavone博士为我院研究生开设多门文学课程,受到大家的欢迎。王腊宝教授主持的《外国文学理论》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学院定期举办学术seminar活动,举办博士沙龙,每年派遣20多名博硕士研究生参加江苏省第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多名同学的论文在论坛上获奖。多名博士生在《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语》杂志上发表论文,1名博士生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名同学应国际台球与斯诺克联合会的邀请赴保加利亚索菲亚参与赛事的翻译和组织工作,2名研究生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实习。

3. 大学外语:近年来,大学外语部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英语语言中心”,针对纳米学院、唐文治书院等6个本科教学改革试点学院实施准专业的英语教学,针对推出了新一轮的准专业英语教学,取得显著成效。4年来,先后获批 “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和“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获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1个教学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科研工作

1. 项目:4年来,我院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和江苏省社科基金课题近20项。

2. 出版:连续资助出版学术专著20部,支持《东吴外语研究》的编辑出版,成功推出《18新利体育 学报》首个外语类专栏,成功申请英文版《语言与符号学研究》杂志,

3. 学术交流:4年共接待各个语种专业的国内外讲学专家逾百次。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60多人次。圆满举办第三届江苏省外国语言学研讨会、第二届大学英语教改和教材编写研讨会、文体学国际会议和全国翻译高层论坛、江苏省日语教学研究会2012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第四届长三角朝鲜语教育研讨会、全国词汇学学术研讨会、2012年国际文体学大会,与《上海翻译》三度合作召开全国翻译研究大会、2013年度全国德语专业教指委会议、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苏州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研讨会、“2014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高层论坛”、2015形式与功能国际语言学研讨会;圆满举办江苏赛区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我院博士点设立10周年的庆祝活动、法语专业成功举办了10周年庆典、日语专业举办了建系30周年庆典活动。

四、行政、创收与对外交流

1. 行政队伍:加强行政团队建设,各个办公室各司其职,彼此之间又密切合作,全心全意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4年来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一批很好的成绩,部分团队成员优秀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2. 学院建设:争取利用学校专项建设经费和中央与地方共建经费500多万元,如期完成崇远和5栋小楼的装修和入住,重修了崇远楼厕所,在崇远楼的大堂里首设LED宣传电视,学院资料室得到修整,新增了数字文化体验馆;二楼崇远楼添置了多语种口译实训室、世界文化教室、情境教室、互动教室和日本文化体验馆。三楼教授办公室落实了使用办法,所有教授进入教授工作室。学院设施得到全面提升,办学环境显著改善。

3. 沟通与宣传:加强院内信息交流,通过教师大会、教授会、教代会、系主任会议、中心组学习、年终工作总结会等全面透明地向全院教师汇报学院近况,通过学院网页和学院出版的《外院简讯》在广大教职工中积极传播正能量;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影视大讲堂创办两年来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外国语学院网页坚持即时更新,每月浏览量超过6000人次,为学院对外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制作并通过该平台播放的外院招生宣传片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年来,学院还同时大力推动学院在公共媒体上的宣传,多次通过《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大幅宣传外国语学院,扩大了学院的影响。

4. 教职工活动:依托工会组织,定期组织教工活动,建设“教工之家”,为教职工提供活动场所,每年组织学院教职工参加学校组织的工会教代会、教工运动会和其他体育比赛,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近年来,学院在校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一批优异的成绩,其中外院乒乓球团体队多次获得18新利体育 冠、亚、季军,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5. 社会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规模,圆满完成最后几批苏州市干部英语应用能力培训班的教学任务,每年圆满完成为期2个月的省青年教师和校长全脱产英语培训班的培训,新增秦山核电站委托的培训任务,圆满完成18新利体育 青年管理干部出国前的外语培训任务,成人教育和自考招生保持稳定,留学预备班逐年增长,学院承接的日本语能力考试、韩语水平考试、英语的托福和GRE考试稳步增加,社会培训继续扩大,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对外培训收入持续增长,教师分配水平逐年递增,支持了学院的发展,稳定了教师队伍。

6. 对外交流:近年来,我院先后接待东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35家兄弟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来我院考察交流,接待联合国代表、国外大学代表、教育部“阳光留学”项目等专家、教育部大学英语教改联络办主任等来我院考察。2014年,联合在苏24个高校外语教学单位,成立苏州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在省研究会的指导下启动交流与合作。支持本院教师积极走出去,向兄弟高校进行学习交流。继续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联合国新闻处签署合作协议,我院正式成为联合国文件翻译基地,邀请联合国新闻处官员亲临学院为我院研究生颁发证书。继续保持与英、美、俄、日、法、德、西、韩等国的传统联系,加强我院各个专业与所对应国家驻华使馆及驻上海总领事馆的联系和合作,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回顾2011-2015,本届学院领导班子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团结、努力、勤勉,我们历经磨难,但面对挫折,我们知难而上,不消极,不懈怠。我们用共同的意志和共同的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带领学院走到了今天。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外国语学院又走过了一个稳定、向上和突破发展的4年。如今的学院人心思定,如今的学院积极向上,如今的学院前程似锦。由于我们共同的努力,外国语学院在18新利体育 的地位获得了长足的提升;由于我们的努力,苏大外语在中国的外语界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11-2015悄然成为过去的时候,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所以学院现在的发展水平离大家的期望或许还相差很远,外国语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和学科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18新利备用网站 以及国际化水平离国内一流大学的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今天这样一个时刻,我们除了表达遗憾之外更多还是想祝福我们的学院,我们希望18新利体育 外国语学院在未来的4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能继续以崭新的姿态豪迈地奋勇向前。最后,我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感谢学院全体教职工4年来对于我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们将永远铭记大家的厚爱,在未来的日子里用心地回报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