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会

微阅读时代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 ——《南京社会科学》虞淑娟副总编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时间:2017-10-27 浏览:1332 设置

2017年4月13日下午,《南京社会科学》期刊的虞淑娟副总编在18新利体育 凤凰传媒学院学术活动中心进行了一场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微阅读时代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18新利体育 凤凰传媒学院院长陈龙教授为讲座做了开场发言,参加本次讲座的有曾一果教授、张健教授、杨新敏教授、易前良教授等学院众多老师及研究生。

1.png

虞淑娟副总编提出,碎片化的阅读已成为当今人们阅读的特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阅读内容的生产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她对“知识生产”做出这样的解释,知识生产即是指专业研究者的学术生产。接着从自身的职业生涯出发,向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的经验和意见。

虞淑娟副总编对目前学界的知识生产提出五点感受:“重生产、轻迭代”,同一知识被重复性地输出,知识也需要更新迭代,;“重数量,轻质量”,论文应当在质量上实现提升,而不仅仅是在数量上;“重概念,轻逻辑”,论文中概念分析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文章的逻辑性;“重实用,轻人文”,知识生产的“出发点”和目的影响着论文的质量,因此应当提高创新价值,要对学术研究的内容和课题研究的方向进行反思;“重评价、轻沉淀”,不应汲汲于短期利益,而应当留下值得时间考验和沉淀的好文章。

2.png

随后,虞副总编结合学术期刊的现状,给大家分享了什么样的文章是编辑眼中的好文章。首先,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参考文献留给编辑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标题代表着作者的问题意识,摘要代表着作者讲的是什么,引文则代表作者拥有怎样的视野,因此文章的主标题要开出问题域。作者应当有问题意识,并且以宏观的视野进行探讨。此外,应当多研究中国本土的问题,研究真正了解且有意义的课题。其次,虞副总编提出,文章要有编织意识,纵向、横向都要讨论到位,不要局限于三段论,逻辑性是考核一篇好文章的重要因素。同时,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要切合所选的课题。最重要的是文字表述的精要意识,文章要做到字句通顺。虞副总编提到,新闻传播学的方法论研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国新闻传媒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备,在进行知识生产时应当思考,研究方法是否符合课题、研究效果是否有效、读者是否能读懂。

关于此次讲座的主题“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播”,虞副总编给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第一,研究者要有宽广的视野和综观视角,关注社会问题并给予人文价值导向。问题往往是具有交叉性的,研究者要提高思辨能力,理清逻辑架构。第二,慢工才能出细活,不能做学术民工。第三,拥有宝贵的学术团队意识,真正的学术团队是指学术共同体,在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中的研究者们是敢于说话的,并且有真正的问题共同讨论。第四,认清自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对完成度进行预估。第五,学界与刊界要有真实的互相了解和深入沟通,这样才能使得知识更高质量地生产。虞淑娟副总编指出,学术研究者一方面应当拥有学术情怀和操守,另一方面还应当实实在在地深入研究,并将这一观点生动地总结为“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3.png

参与此次讲座的张健教授、易前良教授以及王玉明副教授分别就论文架构的编织、学界与刊界的精神互动、影视文化等问题和虞副总编进行了交流,活动中心讨论热烈。

最后,曾一果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陈述,他认为本次讲座不仅对老师的知识生产有所启发,对于学生们的论文写作也很有帮助。此次讲座展示了刊物编辑人对于学术理想的坚守和维护,学界研究者也应当脚踏实地,提升学术修养和情怀。18新利体育 凤凰传媒学院的学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上不断创新,吸引着各学院师生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