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闻:18新利体育 举办“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理论、趋势与比较”国际学术会议

18新利体育 举办“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理论、趋势与比较”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新在何处?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需要重新思考,探索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相结合的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为世界城镇化之问的解答提供可能。”10月29日-30日,“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理论、趋势与比较”国际学术会议通过网络视频会议方式举行,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任平教授谈及对“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理解,得到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可。

本次会议由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等海内外高校和学术机构的知名专家相聚云端,共同就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国城镇化未来趋势、世界城镇化前景等问题开展学术研讨。

18新利体育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孝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是学校文科非常重要的科研平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案。

会议共分为主旨报告、高峰论坛、青年博士论坛三个环节。在主旨报告和高峰论坛环节,共有20位专家带来精彩的报告分享。

在主旨报告环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吴维平教授阐述了在人口转型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所面临的过渡问题以及必要的进展。她认为,中国的城市理论长期以来受西方的影响,应当努力构建中国自主的城镇化知识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研究员归纳了中国式城镇化的五个基本特征,他认为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制定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驾驭好城市发展进程。

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治河教授剖析了西式城市化的问题以及后现代有机城镇化的优势,认为鉴于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新技术的优势,后现代有机城镇化的希望在中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研究员聚焦农民工回流这一问题,认为要正视其带来的积极意义和隐虑,推动“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陈金永通过对比分析2014-2020年中国城镇化与户籍改革政策及相关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子女人数、入学的情况、居住证所起的作用作了简要的评论。

在高峰论坛环节,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高小平,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志高,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张力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王伟进研究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学报》主编沈利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袁方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骨干研究员张晨教授、黄建洪教授、叶继红教授、车玉玲教授、徐翀教授、周永博教授、汪德根教授、宋德孝教授等分别围绕中国式城镇道路中的公共服务均衡化、流动人口城市权、社会风险防范与治理、城市数字化转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村落转型、乡村文化建设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会议还特设青年博士论坛,鼓励青年研究者分享最新研究设想与研究成果,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8新利体育 的8位青年博士分别作了报告交流。

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钱振明教授作会议总结。他指出,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结合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寻求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中国自主的城镇化知识体系,来影响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将以本次国际学术会议为新起点,通过定期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彝江东吴城市论坛,出版《中国城镇化研究》学术集刊,建设发展调研基地等途径,携手海内外城镇化领域的学者和城镇化实务部门的专家,持续推进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研究,在中国自主的城镇化知识体系构建上寻求更大突破,在助推中国式城镇化实践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原文链接:https://wap.yzwb.net/wap/news/253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