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2019.09.26
近日,《苏州日报》刊发六位专家的文章摘要,从多个方面对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如何践行“两山论”,为探索新模式提质增效出谋划策,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建议。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方世南教授、研究员段进军教授分别以《聚力绿色发展谱写“两山论”新篇章》《以新定位推动度假区的战略崛起》为题,为践行“两山论”的“度假区模式”把脉献策。
聚力绿色发展谱写“两山论”新篇章
方世南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作为底色、本色和特色,把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围绕“休闲度假目的地和新兴服务业高地”建设的总体定位,立足太湖生态环境保护,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人的积极性,聚力创新转型,聚焦富民强区,奋力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新时代“两山论”的新篇章,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度假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生态建设“加减法”,告别以往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当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传统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上一条环太湖地区可持续转型发展和绿色永续发展之路。做好减法,就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铁腕整治“散乱污”企业,开展保卫太湖行动,对水环境、大气进行系统化治理,推进垃圾分类、美丽乡村污水处理工程,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从循环经济走向循环社会,换来了生态加法和效益加法,既给太湖地区的自然生态留下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又促进了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推动更多发展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带来了更多发展新机遇,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度假区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谋突破,通过大力培植优质生态环境和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富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绿色服务业集聚发展,以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为主体,搭建了太湖旅游转型新支点,以高精尖的产业和服务提升了综合竞争力,以特色、优质和富有活力的乡村业态塑造了度假区的品牌形象。
度假区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两山论”的人文精神,在提高环境效益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环境权益,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得到诗意般的享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度假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注重将现代意识和未来意识、当代人的价值和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人的价值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永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不仅仅是金山银山,更是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坚实靠山。
以新定位推动度假区的战略崛起
段进军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多方面优势叠加,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要求对其发展进行重新定位,而定位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在保护太湖的目标下,实现“生态红利”转变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经济红利”,这种转化的实现要以新兴产业为载体,以新兴产业推动太湖度假区的战略崛起。
首先,度假区定位在“休闲度假目的地”和“新兴服务业高地”,这样的定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度假区要从单一的旅游功能转型为综合性功能,要让人们在“在休闲中创业”和“在创业中休闲”。特别是要在“新兴服务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这涉及到一种观念的突破,是传统单一产业功能的突破。单一的旅游功能,在相当长时间限制了太湖度假区的发展,不符合新时代太湖度假区的新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区域发展进入到了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要树立“产业兴区”的理念。一个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如果没有产业支撑,特别是创新型的产业集群,是无法实现转型发展的。对于度假区来讲,没有污染的创意和创新型的研发产业发展、总部经济等与太湖的保护是不矛盾的,恰恰是这种创新创意产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太湖大保护的重要基础。“休闲度假目的地”和“新兴服务业高地”作为支撑度假区的两大基点,共同支撑着太湖度假区的战略崛起。
第二,度假区的新定位必须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要有都市圈的视野和格局。度假区必须要在连接中求发展,在网络中增价值,要在都市圈的“互联互通”开放的空间中思考自己的定位,即要在都市圈中实现“新兴服务业”和“休闲服务业”的发展。以企业家为主的创新要素的集聚将成为实现度假区新崛起的基础所在。
第三,要以“产城人融合”的理念指导区域内的功能区建设。目前,度假区已经集聚了视源电子、青客信息、龙文科技研发中心等项目。这些企业集聚将会形成一种氛围和磁场,吸引更多企业向区域内集聚,要在有限的创新空间实现创新要素高浓度高密度的集聚。域内的功能区之间要按照“点状集聚”“以线串点”“连线成网”,形成域内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可达性和协同效应,形成“产—城—人”三位一体的新兴服务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