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关于创新苏州治水模式 为“生态之城”开渠引流的对策建议

近日,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决策参考》(第27期)刊登中心研究员方世南教授的文章《关于创新苏州治水模式 为“生态之城”开渠引流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对于因水而生、有着“江南水乡”“东方水城”之誉的苏州而言,抓好治水工作,创新治水模式,是优化城市魂脉的关键一招。为此作者从三个方面,为“生态之城”开渠引流提出对策建议。 

 关于创新苏州治水模式为“生态之城”开渠引流的对策建议

方世南

围绕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苏州着眼创新、开放、人文、生态、宜居、善治六大维度,系统提出“六个城”的建设新目标和新要求,各方关注。这其中,建设更美底色的生态之城,事关绿色发展、人民幸福,意义重大,也极具挑战。对于因水而生、有着“江南水乡”“东方水城”之誉的苏州而言,抓好治水工作,创新治水模式,是优化城市魂脉的关键一招,同时也可以为全国的水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苏州智慧、苏州方案。为此,提出若干建议。

一、掘开放之渠,引入先进治水理念

近年来,苏州牢牢抓住“控源截污”这个牛鼻子,从源头上开展一系列治水工作,城镇污水厂处理规模,及城市、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等各项数据指标在全省领先,在全国首创联合河长制,跨界河湖各方联合行动卓有成效。靶向治疗、精准治污,成为苏州的治水经验。但在点源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部分河道存在河道淤积、水体返黑、河坡垦种等现象,水体面源污染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这些都是苏州治水要啃的硬骨头,亟须系统整治。

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市环境系统治水理念是当务之急,这方面,苏州已有不少尝鲜突破。例如,昆山珠泾中心河黑臭水体治理项目(2018 年建成),通过“控污+生态工程”的整体性解决方案,采用国际先进的“生态湿地”工艺,实现从黑臭到连续三年稳定优于地表 IV类水的治理目标。项目将岸上雨污水经过生态方式处理干净后进入河道,再通过湿地产生清洁水形成循环,提升河道流动性,使久治不愈的黑臭河道成为一条生态效应越来越好的河流,推动构建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生态体系,实现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统一,并作为经典案例登上比利时水环境领域专业期刊《AQUARAMA》(水利工程)封面。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厂尾水提标湿地(2014 年建成),作为亚洲生态工程和生态教育典型成功案例,也登上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 Springer 的期刊《Circular Economyand Sustainability》(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引起海内外瞩目,充分展示了苏州治水的国际化水准和影响力。

上述项目的成功经验在于两个方面:其一,项目均由一家企业针对水环境问题,从选点、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维从头到尾的全循环过程,进行整体质量和信息管理;其二,治水方案采用国际先进、本土改良的生态技术,通过智慧化控制和管理实现项目长效稳定运行。两个案例均给当地带来了十分显著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民生效应。这些尝鲜突破的先进治水理念,值得在攻克苏州治水硬骨头中推广应用,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治水模式,形成开门治水、全民护水的良好氛围,创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水的新格局。

二、攻样板之渠,疏通生态价值转化

苏州河流湖泊交错,自然条件优越,治水不仅能推动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整体性好转,令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线,也是苏州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的生动例证。擦亮“水城”名片,要在实现治水目标的同时,提升增加碳汇、改善生物多样性、提升人居环境等多重功能,在促进人与自染和谐共生上先行示范,打造美丽中国典范。

沿水系统规划完善绿色廊道,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尽可能将分散的自然环境连接起来,可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结构的稳定,让自然的触角在城市延伸。这方面,在太湖生态岛建设中,位于吴中金庭镇的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罕见集纳了山水林田湖草等多重生态元素于一体,通过打造三道湿地拦截处理体系,实现面源污染的“控源” 和“生态治理”。这一理念先进、技术领先的系统性治理样板,将削减入太湖总氮 67 吨/年、总磷 7 吨/年,入湖水质优于地表 III 类水。该项目也是多功能的系统,在治理面源污染的同时,对河道岸线进行人居环境的提升,给老百姓增添家边的雨水花园、沿河的生态栈道。这一治水项目已被列入江苏省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今年4月还被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列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案例,为正在推进的太湖生态岛建设闯出了新路,也注入了更丰富内涵。

三、开产业之渠,打造本土生态产业新增长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生态治理,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有着广泛的溢出效应。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疫情推动水务行业提速,我国环保监管的趋严和生态治理的需求升级,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水环境治理类新兴领域的需求正快速增长,上述市场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到2023年,我国水务行业的年度投资额将突破8600亿元。

面对巨大的新兴产业空间,苏州应充分发挥企业力量打通水环境治理转化通道,加大对本地科创型企业扶持力度,孵化长三角绿色发展苏州生态品牌企业,促进治水治产治城相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打造太湖乃至长江生态修复项目央地合作典范,助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成为苏州展示可持续生态项目的重要窗口。

目前,苏州市水污染治理企业有146家,但能够达到标准科学、运行规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佳的不多,仍有提升空间。建议重点关注水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出台倾向本土企业扶持奖励政策。全力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引资参股、合资合作,加快培育重点企业,加速形成“雁阵群”发展模式,增强我市水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型企业实力和发展带动力。对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需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针对创新实力较强的企业,给予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实现成果共享与转化,加快产业强链步伐。同时,不拘一格引人才,以多种模式引进人才、项目、合作,促进产业创新,真正实现科技治水、创新理水。攻克治水的硬骨头,圆满打赢苏州治水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