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南: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城市是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空间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检验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沿线城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高水平黄金经济带、生态屏障带、文化旅游带,以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其中,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建设活力充沛、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开放包容的宜居城市,创造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发展成果。


张家港市:精心擘画“江海交汇第一湾”

张家港市是一个典型的江边城市,因江而名,因江而兴。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市以港兴市,凭借规模企业集聚、临港产业发达、外向型经济活跃等优势条件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浮现,如占用土地资源要素较多,有着分散、低效、高耗、污染等缺陷,发展空间日趋收窄;临江的一些“散乱污”企业更对长江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人水争地矛盾逐渐显现,沿江居民“临江难见江,近水难亲水”的现象突出等等。近些年来,张家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共抓打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着力模塑优美江边宜居城市。

一是协调好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的辩证关系。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既是对立的,又是可以统一的。协调好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的辩证关系,就是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张家港市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三项措施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其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高标准编制张家港湾规划,分类管理核心保护区、限制游览区、一般游览区。其二,清退低效生产岸线。以点带面引导沿江低效码头企业退出,全面清理江堤外侧养殖业,实现禁养清零。其三,进一步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取消4平方公里规划产业用地,恢复生态用地功能,严禁在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和危化品码头。

二是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张家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水域连通、植被绿化等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建设湿地与森林共生的生态防护林带。同时,对江堤内外侧以及周边配套观景亭、塔、轩及驿站等设施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形成融防汛通道、健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滨江亲水景观带。此外,综合运用生态湿地、海绵城市、立体园林等生态技术,构建以滨江景观带,江滩观光园、百亩漫花园、湿地体验园为特色的“一带三园”景观;主动呼应双山、香山两大生态地标,打造张家港沿江旅游观光新品牌。

三是将生态红利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看得见的,能够获得实惠的建设。张家港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统筹推进周边村庄的环境综合治理。与此同时,深度挖掘传统村落历史资源,提档升级民宿休闲、传统种植、江滩芦苇观光三大产业,规划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台发展,在充实人民群众钱袋子”的同时,丰富乡村振兴文化内涵。


常熟市:倾力打造铁黄沙生态岛

常熟市是一个拥有长江岸线46公里的滨江城市,位于太湖流域与长江的交汇节点上,也处于长江-太湖生态涵养区的核心界面上,肩负着苏州市全流域生态涵养、生态系统信息能量交换的重任。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复杂的污染源正使得长江水质逐渐变差、生态环境恶化。近些年来,作为生态边缘效应非常强烈的一个区域,常熟市直面长江保护痛点难点问题以倾力打造铁黄沙生态岛的实际行动践行保护长江的重大历史责任。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围绕当前制约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应对之策。铁黄沙位于常熟市海虞镇望虞河口外侧,是长江滩地上的半岛状沙洲,沙体面积约16平方公里,西南岸边滩面积约4.7平方公里。2018年,在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披露,铁黄沙存在侵占岸线或湿地问题。常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坚决整治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着力对长江岸线中的铁黄沙进行生态修复,倾力打造铁黄沙生态岛。

2019年5月以来常熟先后投入了4.7亿元用于铁黄沙的建设与生态修复如今修复成效已逐步显现,铁黄沙已成为集水、草、地于一体的生态绿岛,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功能。常熟市建设铁黄沙生态岛的主要思路是增加生态空间扩大环境容量。经过多次林木绿化种植,铁黄沙已形成沿堤宽50~80米面积约3000亩的绿化林带,吹填区内共有芦苇、水草、杨树等自然生长植物群落7000余亩,区域内栖息着100多种湿地植物。岛内道路沿线还种植了虞美人、油菜、金盖菊、二月兰等多种花卉植物,区域生态种植面积已达1116亩,春夏花期将呈现出江海交汇七彩洲、花海如烟铁黄沙”的生态景象。铁黄沙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据悉,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内的176种鸟类已经在铁黄沙生态岛栖息。自2021年3月起,铁黄沙生态岛定时向公众免费开放,全面展示常熟市推进长江大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太仓市:用“一江清水”模塑“现代田园城”

太仓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物阜民丰,被誉为“东南之富域“天下之良港,是江南丝竹发源地、娄东文化发祥地。近年来,太仓市紧扣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目标定位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力守好长江大保护“最后一公里,用“江清水”书写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太仓答卷”。

太仓市将生态修复作为保护长江的重要环节。第一,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娄江新城,推进通江口门引排调度,提档升级七浦塘、荡茜河、新浏河等环城生态廊道,强化十八港、北横沥河、石头塘等骨干河道治理,建成开放市民公园、娄江新城滨河公园、七浦塘生态公园,持续完善“一心两湖三环四园城市生态体系。第二,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通过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管住空间布局,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规范发展行为太仓生态空间管控区面积由73.46平方公里扩大到147平方公里,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2.4%,建成区绿化爱盖率达41.1%。第三扎实开展长江岸线植绿复绿与绿化改造提升行动,高标准打造沿江“万亩绿廊”,并推进沿江成片造林。例如,位于太仓市东部的浏河镇沿长江建设了占地38万平方米的江滩湿地公园。近两年浏河镇又在江滩湿地公园两侧新建了占地28万平方米的防护林,防护林与江滩湿地公园相连,形成了一道牢固守卫长江岸线的绿色屏障。第四,全力推进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已累计腾出土地超1万亩,完成木材行业整治362家。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太仓坚持以亩产、效益、能耗、环境“论英雄”,纵深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聚焦投资强度,环境友好度,未来成长度等指标,紧扣容积率,建筑密度、能耗等重点内容,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从严控制沿江及主要入江支流一公里范围内的新上项目。由此,一大批影响长江大保护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也跑出了“加速度”。


原文链接: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_国家治理_人民论坛网 (rml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