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进军:关于苏州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对策建议

《决策参考》第14期

近日,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决策参考》第14期刊登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段进军教授、18新利体育 档案馆研究馆员付双双的文章《关于苏州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对策建议》。文章指出了苏州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应努力从“接轨上海”向“同城融入”演化,持续深化长三角协同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于苏州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对策建议

段进军 付双双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5 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形成‘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其中与苏州密切关联的是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苏州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应主动作为、积极响应,努力从“接轨上海”向“同城融入”演化,持续深化长三角协同开放,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方案》与苏州相关的内容

围绕三大功能定位,其中有诸多与苏州有关的内容,具体如下:

1.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在“构建国际会展之都的重要承载区”中提出:“依托苏州便捷交通条件和成熟商务配套” 设施,打造虹桥中央商务区协作区”。在“建设富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提出:“开展航空服务业重点企业特殊监管创新试点,支持建设金山华东无人机空港、平湖直升机空港,打造苏州(太仓、相城)航空航天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和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在“厚植国际人才优势”中提出:“吸引全球一流高校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项目,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昆山杜克大学等国际合作教育样板”。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作为链接国内大循环和国外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必然会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以此推动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利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可以为苏州集聚高端要素和提供高端的服务,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打造“苏州制造”品牌提供重要的动力。

2.构建高端资源配置国际贸易新平台。在“集聚高能级贸易平台和主体”部分中提出:“加快杭海供给数字贸易新城(海宁),持续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动保税区与长三角区域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在“强化国际贸易产业支撑”部分中提出:“推动苏州工业园区、嘉兴科技城与周边地区建立产业协作机制,支持嘉定、昆山、太仓在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加快打造杭州湾北岸高端产业集聚区(金山),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国际贸易能级。支持松江、相城、南湖等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研究创建苏州(相城)车联网先导区、区块链产业应用示范区,推进嘉兴国际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建设,为数字贸易提供支撑。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嘉定、昆山、相城等地设立汽车、医疗领域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金山—平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姑苏实验室(苏州工业园区),推进嘉昆太创新圈发展,以科技创新助力实现高水平国际贸易。”该部分提到苏州的篇幅最多,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最根本的是需要一种腹地产业支撑,没有强大腹地产业支撑,虹桥开放枢纽能级就不会提高。方案中还提到持续推进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虽没有提到工业园区的中新合作、太仓的中德合作,但园区、太仓也要利用虹桥国际枢纽的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中新、中德的深入合作。方案中提到跨区域嘉昆太创新圈的形成,这个圈的形成对于北向拓展带高质量建设非常重要。

3.全面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管理水平。在“共建区域性轨道交通网中”提出:“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苏、浙周边站点的协同发展,扩大高铁辐射范围,规划建设沪苏湖、沪乍杭、通苏嘉甬等高铁,探索研究设置高铁苏州北站塘河动车所必要性。加强与虹桥商务区相连接的铁路建设,规划研究苏锡常都市快线和沪嘉市域铁路对接上海市域铁路。建设江苏(苏州)铁路物流中心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客货运服务能级。”在“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中提出:“加快建设苏州(太仓港)物流枢纽(太仓港区集装箱四期工程)和苏南、京杭大运河、浙北高等级航道,形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高等级航道网络。加快内河码头和航线建设,加强江港河港无水港等内陆港口与苏州(太仓)港、嘉兴港对接,优化港口集疏运结构。推进苏州(太仓)港建设中近洋集装箱贸易港以及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拓展直连直通的远洋航线,打造江海联运核心港区与近洋运输集散中心”。该部分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区域性轨道交通网,特别提出加快太仓港建设,在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中,太仓地位不可忽视。在虹桥建设综合型交通枢纽的过程中,相城、太仓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太仓、相城应借此机遇,建设苏州综合性的交通枢纽。

  二、苏州全面对接《方案》的对策建议

一是科学编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苏州实施方案》。编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苏州实施方案》目的在于,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三大功能建设,对苏州相关内容再进一步细化,确保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方案中没有提到但对于苏州很重要的内容也要融入方案中。可加强与上海合作,突破行政区划,加快北向拓展带的形成和高质量发展。明确苏州定位,主动作为,从战略高度有步骤推进沪苏同城化,特别是北向拓展带沿线各个节点要科学定位自身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深入研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对其具体哪些领域将产生重大辐射和带动效应,率先加快实现与上海的同城融合发展。

二是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相城和太仓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借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机遇,相城和太仓可打造苏州综合型交通枢纽。相城需要加快构建京沪高铁、通苏嘉甬高铁、苏锡常城铁和如通苏湖城铁黄金“双十字”枢纽,承接虹桥枢纽覆盖至苏州北站枢纽,联合打造长三角国家级高铁枢纽,目标就是要建成现代化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此,建议相城按照“高铁组合枢纽”的思路,承担虹桥国际客运中心的部分功能,缓解虹桥空间资源约束,形成分工明确、组织高效、资源节约的“沪苏高铁一体化”格局。太仓可利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太仓港在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中的地位,协调虹桥打造“空港联运”示范区,构筑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建设立足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辐射“一带一路”的综合物流枢纽。为此,要全速建设由沪苏通铁路一期、沪苏通铁路二期、南沿江铁路、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和上海嘉闵线组成的“5+1”铁路网络建设,形成综合型的交通枢纽。

三是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苏州制造”品牌。开放枢纽建设离不开强大腹地产业支撑,反过来腹地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离不开虹桥开放枢纽的高端服务。因此,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打造“苏州制造”品牌是高度统一的。苏州要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苏州制造”品牌。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全球高端要素的集聚地和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为“苏州制造”品牌提供高端要素和高端服务的支撑。依托设立虹桥商务区至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改善苏州的数字基础设施,赋能苏州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进嘉昆太协同创新圈的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昆山、太仓在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特别是依托虹桥发展国际航空服务业,太仓、相城可围绕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航空新材料、专业无人机等重点方向,加强与上海大飞机产业体系的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致力于建设国际化的航空高端创新成果的高端转化基地。 

四是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加快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对于苏州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可以利用虹桥国际枢纽一些服务功能的外溢,大力发展苏州现代服务业。工业园区、昆山、太仓、相城,要利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依据自己的区域特色,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大商贸”功能方面,昆山与虹桥商务区都是首批全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两地能够共同围绕促进口、促产业、促消费,深化“贸易促进”,共同围绕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深化“贸易创新”。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可积极主动承接上海虹桥国际商务中心商务的外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独特优势,成为支撑虹桥国际商务中心功能拓展的承接地。相城可以利用打造国家高铁枢纽的中心优势,获批中日地方合作平台的外向优势、承接央行数字货币试点的优势,利用虹桥国际枢纽,大力发展区块链、数字货币、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工业园区可利用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虹桥商务区的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的区位及功能方面优势互补,在会展、商务、金融、贸易、创新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太仓可与虹桥创新协同构筑临沪科创产业高地,实现孵化在虹桥,转化在太仓进行全方位的产业和城市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