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聚焦《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理论研讨会(二)

2023年3月24日 第A08版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指引新型城镇化发展(二)


2023年3月5日,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 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开展理论研讨。


守正创新走好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

任  平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进行了宏伟的实践,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未来三十年,中国城镇化走向何方,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我们需要更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总任务、总使命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深刻理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也就是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立足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是对西方式城镇化、旧中国城镇化、苏联城镇化的超越。同时,我们还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来理解中国式城镇化新道路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展望未来,推进空间正义,保障每一个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权益,走共同富裕之路。同时,我们还要在善治差异性社会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发展目标,审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差距偏大的问题,建构各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畅通流动的城市化体系。为全体中国人民构筑诗意美丽家园,需要我们接续奋斗。

(作者单位: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新型理论范式

唐亚林

中国特色城市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对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领导力量、发展道路、发展内容、发展理论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创建了中国特色城市化的新型理论范式。这既是对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又是对人类社会城市化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提炼和范式建构。

从领导力量看中国特色城市化,当代中国走出了一条政党主导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要发挥执政党统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作用,围绕党和国家的总目标和中心工作,全面发挥执政党对城市发展道路、城市发展工作、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政策、城市发展治理的统领,是政党主导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

从发展道路看中国特色城市化,当代中国正在走出一条以都市圈、城市群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新路。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区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这一发展特质决定了我们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市圈、城市群科学布局,以先富带共富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从发展内容看中国特色城市化,当代中国正在走出一条由执政党统领国家和社会发展,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使命三大主体,以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宜居性与积板性的新路。

从发展理论看中国特色城市化,当代中国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发展理念,正在走出一条超越人类社会城市聚落论、城市增长机器论的第三大城市发展理论范式即人民城市论的新路。这种人民城市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想通过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心安秩序的全面系统建构,为全体中国人民实现“过上好日子”梦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强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以新型城镇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刘治彦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除了以人为核心这一宗旨,从具体内容来看,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推进循序渐进、空同多元、人文、智慧、绿色的城镇化,就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镇化。

如果把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六个阶段的话,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们基本走完了前四个阶段,在实现第二个奋斗百年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将完成第五、第六个发展阶段,特别是在2035年前走完第五个发展阶段,并开始向第六个发展阶段迈进。这也就是从高品质物质需求向健康和精神文化需求转型,从富裕向共同富裕迈进。

从世界发展来看,人类恰好处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转型期。虛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有机耦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可能对国际关系确定性造成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我国城镇化与现代化面临的最主要背景。

在这样的新背景下,我国城镇化空间结构还要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东、南、西、北、中各大区域优势,形成合理均衡国土空间布局。这需要形成以超大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和区域发展,在全国形成由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网络,形成 “百市千(县)城万镇” 组成的城镇体系。同时,进一步促进人口与区域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相匹配。这就需要推进城乡统一户籍制度、完善士地流转制度,通过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城乡融合。

人们为了美好生活来到城市定居和工作,宜居健康、安全韧性、智慧高效是新型人居环境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要以科技文化为动力,优化资源环境配置,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和人口聚集,促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科教智力资源富集城市和地区,则可建立国际科技创新和国家战略科技中心,设立一批国家实验室支撑高端产业发展。如此才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等前沿科技和“卡脖子”技术领域举国攻关,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提升城市治理赋能的效率

彭  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治理中探索出丰富多样的工作路径和行之有效的工作办法,不断为城市治理赋能,破解不同时期的城市难题。

城市治理赋能是否成功高效,取决于是否有利于达成城市治理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这就是说,评判城市治理是否高效的唯一标准,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体验,是人民群众的生活舒适度。第一是安全感。中国人讲究安居乐业,安全城市是一切管理与服务的根基。如果安全感受到挑战,美好的城市体验就无从谈起。第二是舒适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便利度、温度,都是影响城市居民舒适度体验的重要因泰。第三是价值感。市民生活的幸福感还来自价值体验。让市民感觉城市生活有趣、有劲,才是城市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

我国城市治理赋能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第一,队伍建设赋能。从20世纪未开始,中国大城市治理开始重视专业化、科学化和知识化的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将基层治理队伍的能力做强,通过人力资源的建设为城市治理赋能。第二,体系重构赋能。进入21世纪,中国城市推进治理体系创新,通过治理体系的组织性变化,提升治理能力。第三,数字技术赋能。近年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为城市治理提供增能新引擎。不同时代的赋能创新,为我国城市治理发展的持续推进不断注入新动力。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我们也应看到城市治理赋能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城市治理赋能内卷的问题,即投入的资源和精力越来越大,其产出却出现下滑势头。要实现赋能创新的更新迭代,走出内卷困境,需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探索中国城市治理继续前进的中国式道路。

与队伍建设赋能、体系重构赋能和数字技术赋能相对应,新时代的城市治理赋能需要实现更新迭代,具体体现在:第一是集成式创新。新时代的治理创新不是完全另起炉灶和推倒重来,而是有效汲取和集成不同时期积累的创新经验。第二是整体式创新。赋能创新的效果,取决于不同部分的协调水平。整体式创新需要依托执政党的组织和领导优势,实现有效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整体式创新需要充分考虑各部分的相互协同和相互支撑,形成整体创新效能。第三是突破性创新。其要义在于一个“破” 字。破局,就是要重构体系,重整治理格局;破层,就是要破除层级壁垒,实现上下协同和上下支撑;破圈,就是要打破行政力量单打独斗的格局,从更大的社会圈层中获取治理资源。第四是多向度创新。多向度的治理思维不是单一赋能,而是多手段赋能;不是单向赋能,而是交互式赋能;不是“物理”赋能,而是 “化学”赋能。唯有如此,才能走上不断演进和迭代升级的良性轨道。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城市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林  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系列论述,不仅深刻而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规律和发展道路,而且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城市文明的全球进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一是开启城市理念新境界。自从城市诞生以来,世界城市文明的卓著成就众所周知,但种种“城市病”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说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到英国莎士比亚的 “城市即人”,再到美国罗伯特•达尔关于城市“谁统治”的追问,乃至列斐伏尔 《都市革命》,等等,其背后的共同价值理念是城市为了人,这也引发近几十年世界城市思潮的重大转向。“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作为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站在人类最先进、共识度最高的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制高点,开启城市理念新境界,进而引领世界城市文明的进展。

二是开创城市发展新格局。全球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全球人口城市化率从20世纪初不足15%到20世纪末接近50%,被称为第一个 “城市化世纪”;21世纪城市化持续加快,成为第二个 “城市化世纪”,当前正处在第三个城市化世纪的关键时期。我国正在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为世界城市实践提供中国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结构、发展过程、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主体等关键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城市的新型发展格局,以全面统筹破解困扰城市发展的内在张力与矛盾问题,不仅充分吸收了城市科学的世界先进成果,而且引领世界城市科学的新进展,更将推动世界城市实践新形态的生成。

三是开拓城市治理新模式。城市中存在利益相关相悖的多阶层多样态的复杂主体,城市治理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主要涵盖目的、主体以及主体间关系乃至城市与国家等要害。关于我国城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做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民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主体”“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面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 等。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理念在城市发展维度的充分体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内涵

田芝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布局,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是一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道路。一是人民城市人民共建。坚持建设城市为人民和紧紧依靠人民建设城市的有机统一,坚持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和谐宜居现代城市与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统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企业、市民等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主体的积极性,集聚众人智慧,汇聚共创美好城市的合力。二是人民城市人民共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将人民吸纳到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中来。三是人民城市人民共享。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始终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致力于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走好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举旗定向。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城市发展既有世界城市发展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基于我国的基本制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确保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指南。用好这把金钥匙,既能直面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又能抵御城市建设中不合时宜的规划建设思想,增强中国特色城市建设中的思维定力和行动合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走中国特色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要认识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和用地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城市化建设方案,探索有地区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二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整体协调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认识到城市和乡村互促互进和共生共存的关系,城乡长期共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共进机制,形成城乡互补、工农互促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是要弘扬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精神。精神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是城市发展最深厚、最持久的动力,注重挖掘城市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对营造城市文化氛国、 展现城市文化风貌、弘扬城市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构建城市生命共同体

陆树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系统整体思维方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城市工作的各种要泰,为新时代中国式城市建设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从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视角看,人与城市是生命共同体。

城市生命共同体是有机体和无机体的统一。城市生命共同体的有机体包含人的生命和人以外的生命体,二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虽然也是自然存在物,但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的这种特殊性使其有别于其他一般的自然存在物,使人们在主观概念上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生命共同体的无机体主要指城市街区、住宅小区和各种道路。城市有机体和无机体的统一构成了健康的城市生命共同体。

实现城市生命共同体有机体与无机体相统一的首要任务,是避免 “水泥化”、倡导“生态化”,让城市具有宜居性。合理的街道设计、适宜居住的住宅小区等城市无机体,是城市有机体尤其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城市生命共同体的有机体是无机体合规律发展的目的。从“水泥化” 走向“生态化”是城市生命共同体有机体和无机体统一的必由之路。这种统一的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更幸福。

人是城市生命共同体的主体。从人类历史长河看,城市的发展、城市生命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人的主体力量。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城市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必须为了人民群众。人的主体性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作为主体的人对城市的发展既可能是促进力量,也有可能是破坏力量。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有限度的,这种限度由人的认知结构、认知水平、创造性能力所決定。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循环往复的逐步深化过程,显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真理。城市发展应在人类知识、认知水平可预测可控制的一定的度内进行。

让人生活得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从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的角度审视城市的发展,首先要确立城市生命共同体理念,城市的发展应是一个系统整体的过程。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更要追求生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寻求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这深刻反映了美丽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城市建设的目的是让人在城市中生活得更美好。

让人生活得更美好,首要的是保存生命,保存生命是最大的善,没有人的生命,其他一切都毫无意义。在此基础上,要以最低的消耗满足最好的生活要求,比如,尽可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最后要提升城市绿化率、道路海绵化率,真正把城市建设为宜居城市、美丽城市、幸福城市。

(作者单位:18新利体育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原文链接:2023年03月24日 星期五 第A08版:A08 (css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