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上午,由18新利体育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东吴公管系列讲座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行政管理建设活动、18新利体育 青年人文社科交叉研究团队系列讲座在线上召开。本期讲座嘉宾是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二级教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卢洪洲先生,题目为“新冠疫情全球趋势与科技抗疫的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学院副院长周义程教授致辞,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基本情况。讲座由学院黄建洪教授主持。
卢洪洲院长在简要介绍自身行医、科研经历和深圳三院的发展历程后,从新冠疫情全球发展趋势、科学抗疫的手段及成果,和基于科技抗疫的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讲解。
卢洪洲指出,尽管已有的疫苗有助于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但在接种剂次较高的情况下仍难以真正阻断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美国、巴西、欧洲等地的情况尤为严重,疫情呈波浪状起伏态势。在经历早期阻断全球传播失败后,新冠疫情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毒性减弱、传染性增强,最终成为流行性传染病而长期存在。研究表明,新冠疫情的脆弱群体主要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肿瘤等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患者。尽管新冠全球病死率大幅下降,但从目前的病死率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看,新冠病毒的危害依然远远大于“大号流感”,我们的防疫压力依然巨大。
总结近三年来参与抗疫的经验基础上,卢洪洲从抗疫制度、收治机制和科技研发等方面介绍了如何以科学的手段抗击新冠疫情。一是建立联防联控的防疫制度,坚持“生命至上、动态清零”的防疫路线,特别是强化提升基于AI系统的密接者信息追踪能力与核酸检测能力。二是重构医院的收治、救治机制,科学的划分病区,探索“并联”模式的管理实践,建立“两组、五团队”的三级模式。三是注重新冠临床研究及检测设备、特效药物、高效疫苗等研发及快速成果转化,相关的研究包括老年人的危重症死亡风险论证与治疗方案的确立、细胞治疗、小分子药物等临床干预的效果研究、全流程无人化快速采样检测系统等,新冠疫苗方面,卢洪洲推荐mRNA疫苗、鼻喷疫苗,重视老年群体免疫能力提高。
结合艾滋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卢洪洲提出建立对传染病开展“持久战”的疾控、防治、科研协同体系。其重点是将“One Health”原则贯彻到防控体系中、将传染病相关研究纳入传染病防控诊治体系,践行“大教育、大健康、大平台、大融合、大作为”的发展理念。未来公共卫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必须重视对医学研究的成果转化工作、协调好传染病的联防联控同经济发展等其他社会利益间的关系,加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特别是对技术、待遇、装备等方面的立法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瞒报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建立和完善面向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的公共卫生援助体系。
主旨发言结束后,卢洪洲与学院车莲鸿、阮玉辉两位老师与谈人就中国未来的防疫政策变化和细胞治疗的前沿探索等问题做了交流讨论。主持人总结指出,卢院长“人民医生”、“严谨学者”和“高端管理者”的角色融为一身,他渊博丰富的专业知识、患者至上的行医理念、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极大地触动了与会师生,值得与会者深深尊重、学习。本期讲座内容充实,极具内涵,富有启发,取得积极效果。(通讯员 陈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