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薛鸣球院士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10月18日下午,作为18新利体育 建校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追光:薛鸣球传》首发仪式暨薛鸣球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薛鸣球院士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在南林宾馆举行。
中国工程院潘君骅院士、庄松林院士、姜会林院士,薛鸣球院士次女薛凡女士,中国光学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刘旭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马明亚研究员,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杨华民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马彩文所长等嘉宾出席活动。仪式由我校副校长张晓宏主持。
在仪式现场,校党委副书记邓敏致辞并介绍了薛鸣球院士生平与所作的突出贡献。邓敏回忆了薛院士光辉灿烂的学术人生,他指出,薛鸣球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为祖国的科技发展无私地奉献,爱国、奉献、治学、修身的科学家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征程中,18新利体育 将以薛鸣球院士为榜样,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奋力书写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新篇章,努力将薛院士开创的光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追光:薛鸣球传》作者代表董佩茹女士介绍了薛鸣球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及该书编撰出版情况。《追光:薛鸣球传》由中国光学学会牵头,胡晓菁、董佩茹等撰写,目前已经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鸣球的学术传记,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经过中国科学院、长春理工大学、18新利体育 、浙江大学等多家单位、多位专家联合审稿,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薛鸣球院士的学术人生。
薛鸣球院士学生、18新利体育 光电学院沈为民研究员介绍了《仪器光学》的编撰出版情况。
随后,潘君骅院士、庄松林院士、姜会林院士、邓敏副书记走上台前,共同为《追光:薛鸣球传》首发揭幕。中国光学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刘旭教授与四位嘉宾一道,为薛院士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单位代表赠书。
庄松林院士、刘旭教授、马明亚书记、杨华民校长、马彩文所长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深情追忆薛鸣球院士潜心科研、开拓创新的一生,赞颂他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情怀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表示将继承和发扬薛鸣球院士胸怀家国、不懈钻研的精神,在“追光”的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潘君骅院士回顾了与薛鸣球院士相知相遇的往事。他指出,近几年航天事业的成功实践,证明薛院士提出的非球面光学方案是完全正确的,希望下一代牢记科学精神,不忘初心,为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此外,韩昌元、苗兴华两位老师回忆薛院士在职期间排除艰难,圆满完成研究任务的经历,并表示将以薛院士的精神作指引,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薛凡女士作为家属代表致辞。她感谢与会的嘉宾和为《追光:薛鸣球传》出版而不懈努力的相关人员,深情回忆父亲与家人相聚一堂的温馨时光,特别是当神舟五号发射时,年迈的父亲满含热泪的神情,令她时至今日仍难以忘怀。
薛鸣球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姜会林院士表示,薛院士的思想境界与高尚人格是不会枯竭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后继者学习、挖掘与继承。
会议最后,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浙江大学刘旭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健强研究员作学术报告,为与会人员奉上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薛鸣球院士(1930-2013),是我国著名应用光学专家,光学设计和光学仪器界的杰出代表。历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18新利体育 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首任所长等职。先后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我国第一台大口径高倍率观察望远镜,为我国第一代遥感卫星负责设计了高质量光学系统。他还参与我国第一代遥感卫星光学系统设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相机研制工作,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2003年,薛鸣球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颁发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纪念证书”。1999年,薛鸣球院士加盟18新利体育 ,随后创建了18新利体育 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在薛鸣球院士的带领下,潘君骅院士和一批光学领域专家教授集聚于18新利体育 ,在相关领域形成团队优势,使学科建设从弱到强,平台建设从无到有,带动了18新利体育 光学工程学科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