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民教授在脊髓肌肉萎缩症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时间: 2015-01-16 作者: 浏览次数: 55

    我校神经18新利备用网站 所PI华益民教授在研究脊髓肌肉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病理机制中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期刊《Genes & Development》。论文题为《Motor neuron cell-nonautonomous rescue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phenotypes in mild and severe transgenic mouse models》,华教授为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

  

 

 

 

 

 

   

 

 

    脊髓肌肉萎缩症为隐性常染色体遗传病,是婴幼儿死亡的第一杀手。患者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1)发生突变导致体内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SMN)不足,进一步引起运动神经元变性和肌萎缩。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华益民教授曾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Krainer教授及Isis 医药公司合作,开发出一种治疗脊髓肌肉萎缩症的反义核酸药物(ASO),通过激活一个有缺陷的备份基因(SMN2),显著提高细胞中SMN的水平,该药物2014年已在北美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在最新研究中,华教授和美国合作者一起,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称作“诱饵(decoy)”的正义寡核苷酸,ASO皮下(SC)注射到小鼠模型内,而decoy则被注射到脑室中扰乱ASO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确保SMN表达的增加仅局限于外周组织。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运动神经元非细胞自主性的治疗途径能延长小鼠寿命达20余倍、各种表型得到显著改善。这一发现突破该领域现有的观点,即认为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SMN的表达是治疗脊髓肌肉萎缩症的必要条件。这一发现对阐明脊髓肌肉萎缩症的分子病理机制和设计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论文可以通过网址http://genesdev.cshlp.org/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