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研究所简介

 

18新利体育 工业测控与设备诊断技术研究所
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18新利体育 工业测控与设备诊断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201612月,是在设备诊断、振动噪声控制与大数据智能处理等研究基础上成立的校级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成员10名,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研究所有多位成员入选各种省级、校级人才计划,如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朱忠奎)、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朱忠奎、沈长青)、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沈长青、王俊)、18新利体育 优秀青年学者(沈长青、王俊、江星星、杜贵府)、江苏省双创计划(沈长青、王俊、杜贵府、石娟娟)等。

研究所老师积极参加学术机构,是多个学术机构的常务会员和会员。朱忠奎教授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交通运输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所多位老师是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等学术机构的会员。研究所还是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专业委员会靠挂单位,朱忠奎教授为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黄伟国老师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副主编,沈长青老师担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IEEE Sensors Journal》副主编、Shock and Vibration客座主编(Lead Guest Editor)和编委,江星星老师担任Shock and Vibration编委,黄伟国、沈长青老师担任《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国内期刊青年编委。

 研究所的主要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开展研究工作,人工智能特色显著,具体研究方向包括高铁关键部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深度学习方法及其应用、振动噪声控制和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分析等方面。

研究所已经完成国家级、省级研究项目10余项,正在承担国家级、省级项目10余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4项、博士后18新利备用网站 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特别资助项目)多项、横向项目多项。研究所迄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所还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

研究所目前有博士生导师5名(朱忠奎、李双、黄伟国、沈长青、石娟娟)、硕士生导师9名(朱忠奎、李双、黄伟国、沈长青、王俊、石娟娟、江星星、杜贵府、丁传仓),在智能交通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在车辆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专业招收和培养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在交通运输专业招收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所已经高质量培养硕士研究生50名,这些研究生同学在读期间曾获得各种奖励,如:18新利体育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刘刚、王诗彬、樊薇)、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刘刚、王诗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2人)、18新利体育 科研标兵(6人)。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已经在工作岗位发挥重要作用,其中2人已经在学术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王诗彬: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樊薇: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正教授)。目前研究所有在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61名。研究所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支持研究生出国境交流,目前已有多位同学出国境进行联合培养。

研究所老师参加车辆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的专业建设工作,承担了专业课程教学,每年指导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约20名,指导的毕业生王林、高冠祺等同学于2016年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当年苏大唯一),王林同学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多次获得18新利体育 优秀毕业设计。研究所每年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级学生竞赛活动获得奖励,如中国旅游暨安防机器人大赛探险项目、中国机器人大赛探险项目、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创新研究计划和䇹政基金项目等。

研究所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承办或者协办多个学术交流会议,如:2020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2018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年会、2018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学术年会等,在多个学术会议上主持分会场(Session)学术报告。


联系电话:0512-69574716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号18新利体育 阳澄湖校区交通大楼21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