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18新利体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于独墅湖校区606-6418举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新学期第一次“读书·研究·写作”报告会。2018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分为六组,基于对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原著选读,依次分享了自身阅读感悟。院长田芝健教授、院党委书记张才君教授、院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李文娟老师、研究生会主席张巩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会长毛瑞康以及2018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成、刘珮雯主持。
报告会上,田院长指出,从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读出青年选择职业时的价值考量、责任考量、境界考量。田院长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 “明理修身、笃信躬行、善教深研、务实创新、服务益世”的20字办院理念,学院鼓励同学充分利用好“读书·研究·写作”报告会这一平台进行全方位锻炼,树立和强化学术前沿意识、学习研究前排意识、成长成才前进意识,强化问题意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及所做工作有益于人民、有益于民族、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类,努力使自己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张才君书记结合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对2018级新生的未来发展提了几条建议。他强调,职业生涯是一个过程、一个阶段,选择职业就是从今天开始。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要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学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学会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随后,在主持人的介绍下,每个小组派代表对《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进行了分享交流。第一组成员代表杨帆从趋于高尚的手段、职业选择的两面性、职业与鼓舞、职业与体质、最有尊严的职业、人类幸福与自身完美六个方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针对“职业与鼓舞”这一方面,杨帆结合自身经历,谈了体会和感悟。她指出马克思拥有关怀社会的眼光和格局,正是这样的格局注定了马克思的不平凡。读书的意义莫过于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反思自己,在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还原生活,从书中走回现实。
接着,第二组成员代表马姗姗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写作背景、理论解读、实践启发三个方面发表了阅读心得。她强调,学习马克思的择业观,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在实践中践行;时不我待,及时行动十分重要。她希望我们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都能够inner peace,follow your heart,从现在开始,有目标有行动。
第三组成员代表吉莹重点分享了青年选择职业时应该怎么做。她提出,青年选择职业时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青年预备教师,我们要发挥特长、学习理论法规的同时,勤于思考虚心请教,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和创新思维方式,为以后的教育事业注入我们新鲜的血液。青年选择职业时还要明确苦难所赋予的意义。每个岗位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职业选择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次庄严而慎重的思考和决策。最重要的一点,青年选择职业时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将追求全人类的幸福作为终极目标。最后,吉莹总结到,迎着朝霞我们应该思勤奋,勿念懒惰,创造自我价值,踏着晚霞我们应该总结错误,反思自己提高自我能力。
第四组成员代表徐亚宁带领大家欣赏原文后从影响马克思思想的因素、青年马克思职业选择的方向原则、马克思眼中我们应该怎么样选择职业以及《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当代价值四个方面解读了文章。她表示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当中。
第五组成员代表王欢从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念来源以及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的启示三个方面对自己的阅读感悟作了讲解。王欢在报告中说道,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
第六组成员代表陆倩倩从“90后辞职高潮”这一热点话题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的实现路径和启发。 她认为,如今90后缺乏合作精神、过于追求舒服以及崇尚个性化等特点是导致辞职高潮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现象,她总结了四点自己的解决方法:其一,端正态度、坚持严肃思考。其二,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影响择业的主客观条件。其三,遵循追求人类幸福与自身完美指针,树立科学择业观。其四,未雨绸缪,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
交流讨论环节中,同学们对于代表们的发言提出个人的想法和观点。吉星指出,离职风潮不一定是不好的。90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突,思想观念的影响,会更加注重自己的权益。在这一现象背后有几点需要思考,一是从公司方面看,公司不仅仅是提供薪资,应该注重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多满足员工的归属感和需求。二是社会和学校应该给予学生一定职业方面的指导。徐亚宁针对“职业目标的定位”这一问题,提到在将来的工作中,如果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样的思想也引起了提问者和同学们的共鸣。卞红玮对于离职率高这一现象,她指出,90后热情足,但可能对职业的了解度不够。所以,我们一定要全方位考量职业的优缺点和是否能够承担这个工作的责任。
最后,主持人宣布读书·研究·写作报告会圆满结束。活动过程中,分享者精心介绍,聆听者用心倾听并积极互动。通过此次读书会,让大家与书为友,以书为鉴,今后同学们将利用点滴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发挥好自己作为先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