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王健法学院党委组织“游嘉兴南湖,悟红船精神”主题活动,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回顾深刻改变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王健法学院党委书记孙宁华带领学生党员,同退休党员一起来到浙江嘉兴,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和中共“一大”会址,共同开展此次参观学习活动。
团队首先来到南湖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和学习。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遭法租界巡捕袭扰,会议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在这只小小的红船上,我们党安排、部署了今后的工作,选举了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浙江嘉兴南湖从此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会议还诞生了“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随着时间推移,“红船精神”越发彰显出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1959年,在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直接关怀下,嘉兴建立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同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陈列展出了纪念画舫和中共一大的相关史料。时至今日,南湖革命纪念馆已三易其地。64年间,南湖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的教育示范基地,面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共青团员、中共党员进行了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宣传、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载体。孙宁华书记和党员们针对展厅中陈列的物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感受南湖红船开启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
走出南湖革命纪念馆,王健法学院的学生党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孙书记的带领下,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宣誓之后,团队乘坐游船来到南湖湖心岛,观览中共“一大”会址,临登烟雨楼眺望远方。
一湖烟波细无声,有幸见证百年史。如今,六十多年前制造的那条纪念红船,依然坚定地停泊在烟雨楼前东南方向的水面上,真实还原了1921年中共一大会议在南湖召开时的历史场景。船首向东,迎接着东升的旭日,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光明,光景常新,永放光芒。
烟雨楼是革命纪念馆的起源和旧址,得名于杜牧所写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大力修葺烟雨楼,古老园林不断焕发新貌,成为具有显著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烟雨楼正楼共有两层,高约20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楼前檐悬挂着董必武书写的“烟雨楼”匾额。这个季节,烟雨楼整栋建筑在绿树的掩映下更显雄伟和壮观。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历经磨难和牺牲,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与砥砺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些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抛头颅,洒热血”的担当,跨越了重重艰难险阻,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阔步前进,实现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步。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红船精神”都永不过时,仍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通过此次实践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所面临的重大困难、所作出的重大突破和进展,深刻领悟了红船精神的内涵。学生党员们更加坚定了心中所想,担当新时代的使命,努力成长为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法治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