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敬文精神鞭策下成长 - 18新利体育

在敬文精神鞭策下成长

――记我校校友、朱敬文特别奖获得者“长江计划特聘教授”马余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15浏览次数:552

   马余强,1964年生,1990年7月获18新利体育 理学硕士学位,并获朱敬文特别奖学金,1993年6月获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1997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9月获教育部“软物质物理”长江计划特聘教授。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多年从事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软物质和复杂系统、生物物理研究。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要课题、霍英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子课题“聚合物和复杂流体”等十余项。

    毋庸置疑,无论是在人才济济的南京大学,还是在浩瀚深邃的物理学界;无论是在物理学的前沿阵地,还是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这个熠熠生辉的人才群体,马余强都是一颗闪光的“金子”。

    对研究对象的浓厚的兴趣、对研究持之以恒的态度、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对前沿性学科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使马余强具备了一颗“金子”的发光条件。如今,当我们怀着小时候翻阅《十万个为什么》的虔诚探究金子为什么发光这一问题时,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培养了4位博士后、9位博士生、10位硕士生的年仅42岁的“青年才俊”。

    天生异秉,还是天道酬勤?

    1964年11月,马余强出生在浙江余姚的一个教师家庭。家中浓厚的学习氛围,父亲的严厉教育让马余强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从中学起,马余强对物理就特别感兴趣,这不仅是受了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氛围的影响,绝大部分还来自于马余强朴素的判断――“物理能解释生活现象”。然而,正是由于马余强对物理的“偏爱”,一条本应通向名牌大学的“星光大道”生生被截断。进了普通大学物理系的马余强并没有灰心丧气,他以多门功课免试的“火箭式”学习效率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普通本科生所没法拥有的强大自学能力,当别人还局限于为老师布置的作业“笔耕不辍”时,马余强已经熟读了外文版的物理学经典名著;当别人还在教科书上“摸索乾坤”时,马余强已经开始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现象。强大的自学能力培育了马余强比同龄人更丰富的“知识底蕴”,潜藏在平凡身躯下的博大智慧一直在等待迸发的机会。终于,在18新利体育 攻读硕士时,他的第一篇论文在国际知名杂志《物理评论》上发表。在这篇论文中,他建立了一个自旋玻璃相变行为新理论方法,这也标志他正式进入了物理研究领域。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研究量子低维磁性的新系统,对无序量子Ising系统的平均场理论进行改进,并将之推广到了高自旋系统。在博士毕业后的短短数年中,他进一步发展了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给出了量子XY铁磁和反铁磁模型的精确解释,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他开始思考着将物理与生命科学结合起来,以量子Hopfield模型来模拟人脑神经元间相干效应对记忆衰退的影响。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物理学的博大精深总是让如今的马余强觉得时间不够用,他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样不断运转。当我们赞叹他的物理学天赋时,似乎也忘记了天赋背后的勤劳、刻苦。天赋加上勤劳,马余强拥有了对前沿性学科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敬文精神鞭策着我”

    在短短十几年的物理学研究生涯中,马余强获得了无数光环和荣耀。1993年6月,29岁的马余强在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同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后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获得了霍英东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等重要课题,并参加了国家科委“攀登”计划。……

    在马余强铺满鲜花的研究道路上,有一项荣耀让他铭刻于心。1990年,也就是他在18新利体育 硕士毕业那年,获得了朱敬文特别奖学金。马余强略为激动地说:“我似乎是第一个获得朱敬文特别奖学金的人。”对当时热血沸腾,立志投身物理研究的马余强来说,此项奖励无疑成了一支及时的“催化剂”。“一件事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论断固然太过草率,但朱敬文特别奖学金的获得确实让年轻的马余强对物理研究更为执着、坚定。1990年似乎是马余强的幸运年,那年,他还考上了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博士,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龚昌德教授,实现了自小以来的夙愿。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大学博士生,是南大培养了我,从曲校长到蒋校长,以及学校其它领导一贯对我们比较关注,我的前辈、学术领导人冯端院士、闵乃本院士也十分关心我们。物理系一直有着良好的学术团队精神,而这一切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研究道路上走得越远,马余强越觉得身上的担子重。如何改变中国科学落后的局面,如何在学术上与国际接轨,如何更好地发挥青年科学工作者的桥梁作用,这些是马余强经常思考的问题。“现在的研究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如果对科学热爱的话,没有理由做不出成绩。”他一直在鞭策自己。2001年,马余强获教育部“软物质物理”长江计划特聘教授。每年10万元津贴的高额奖励在马余强看来并不是特聘教授的“最大看点”,所要承担的使命和义务才是需要为之努力的部分。尤其是如何领导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成为了马余强生活的重心。不息地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的硕果,他给颗粒填充聚合物形貌和生长动力学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对超分子系统微乳液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规律所做的研究,将动力学机制竞争下溶液的微观相分离和宏观相分离纳入统一框架下的理论,这一切都对国际范围内的软物质领域的研究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教育学生:厚积薄发

    要提高一个学科的整体水平,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马余强深深的知道这一点。在努力搞好科研之时,他从未放松对学生的教育。

    从个人的切身体会中,马余强明白,培养学生兴趣,打好学生的科研基础是教育人才的重要环节。而学生,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上基础课来实现的。因此,对于南京大学所倡导的“知名教授讲基础课”非常重视。除了在本部开设讲座和专业课之外,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往返于本部与浦口校区之间,为年轻的学生们传授知识。而对于马余强的二十几个博士、硕士来说,他也无疑是个好导师。“每周搞两次讨论会,一来给高年级的学生汇报研究进度,二来给低年级的学生讨论阅读心得。”在他看来,这种讨论会最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很多物理思想得到了形象地论证。学生通过讨论也能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改善学习方法。马余强常常教导学生要“厚积薄发”,有了丰富的积累,做任何研究才能事半功倍,看待问题才能抓住本质。对每一位他所教导的学生,马余强都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有很多学生成了副教授、教授,也有一些在国外,他们获得的成绩让我感到很高兴。”马余强知道,一个学科的成长、壮大,一个课题学术水平的提高,只能是集体合力的产物,因此,他无法让自己在个人已有的成就上沾沾自喜。要走的路还很长,要让南大的软物质物理研究站立于国际的前沿,马余强深深地感到肩上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