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污染垃圾谁来处理更合适?”隔着屏幕,18新利体育 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正与学生互动,介绍团队研发并已在湖北“上岗”的户外消毒机器人。围绕“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机器人创新发展”的主题,这场由18新利体育 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开展的线上“青年云讲堂”,在直播当晚就吸引了包括湖北高中生在内的200多名学生在线聆听。
慕课、网上答辩、云上自习室……在“最宅假期”里,一场在线学习革命深刻改变了师生学习、工作的方式。“‘云中课堂’不再是师生济济一堂,而是散落在天南海北的IP地址,它将帮助同学们从阶段学习转向终身学习,成为我们共同开创大学教育新纪元的起点。”18新利体育 校长熊思东说。
“云中课堂”激发高校淬炼网络金课
18新利体育 “网上开学”首日,从教30多年的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涂彧教授仍在为次日的直播课做细致准备。此前的半个月里,从未“触网”授课的涂彧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上课程培训,又自学视频编辑教程,在反复试验后录制了16课时的涵盖研究生、本科生在内的五门专业课教学视频。
“虽然是网上教学,也要做到一个学生都不能耽误。”涂彧讲授的课程是“放射卫生学”,本学期他将教学内容再次更新丰富,增加了新冠肺炎CT图像特点、X射线的防护措施等具体内容,有图有真相展示方舱医院的移动影像设备安装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直播课后,2016级放射医学专业学生黄琳回看录播视频,感慨地说:“当涂老师讲述电离辐射的广泛应用,提出利用放射线将大大缩短防疫物资灭菌时间后,我们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一堂网络“金课”的背后是一批教师孜孜不倦的付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任课教师杨渝玲所在的教研室,为了能给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的思政网课,这段时间常常集体备课到凌晨,一遍遍打磨教学内容。杨渝玲还提前准备了3套教学预案,以直播授课、观看录播视频、学习共享视频课、在线讨论互动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网络学习体验。
事实上,疫情突发“倒逼”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正是18新利体育 建设“云中苏大”的初衷所在。早在2018年10月,苏大就与华为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协议共同打造首所“云中大学”,旨在将最新信息技术引入传统大学教育,探索高等教育的新形态。目前,苏大“云中课堂”除部分实验、实践、毕业设计等因环境、条件受限的课程外,2020年春季学期原定教学计划中有2654门课程实现了线上开课。同时,学校还向社会免费开放6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贡献了力量。
“课堂翻转”学生变主咖畅所欲言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开学季按下“暂停键”,这让应届毕业生们有些着急。然而,不久前,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国玉却意外收到了可申请远程视频答辩的好消息。不仅如此,学校研究生院还细致制定了工作预案,并对答辩全程录音录像,实现整个过程可回溯、可复查,确保线上答辩的质量。
答辩当天,通过在线会议软件,包括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督查与指导委员会等在内的70余名师生参与了在线旁听。“每个答辩评委都提出了至少五个相关的学术问题,围绕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学位论文,我认真详细地解答了每一个提问。”在张国玉看来,线上答辩更公开透明,对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最终,在两个半小时的答辩和答辩委员线上讨论、投票表决后,张国玉成为疫情期间学校首个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
大学课堂应该是师生思维碰撞的舞台。作为广受学生好评的新生研讨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田芝健教授以“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为题,精心设计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研讨课教学内容,组织了一场线上主题研讨课。课上,不同专业的学生围绕各自选题畅所欲言,师生还进行了在线互动点评。
“线上课堂五分钟发言,线下备学得下真功!”为了讲好基层战疫话题的社会学院2019级本科生卢嘉琦,搜索了数篇论文、新闻报道和实战案例,再总结形成小论文、制作PPT课件,最后还录起小视频演练了数遍才走上直播讲台。
“一次‘迫不得已’的线上教学实践,无形之中推动了范围更广的教学改革尝试,这就是化‘危’为机的力量。”新利18luckcool 部长周毅认为,在熟悉在线教育技术后,教师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到课程设计上,从而使课堂中教师的单声道转变为师生的多声道,回应研究型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需要。
“读屏学习”更需关注学生心理建设
这段时期,文学院2018级学生张嘉琳每晚都会打开直播进入云端自习室,先是观看网课查漏补缺,再开展课外阅读,认真而自主地完成每周的学习打卡活动。在该学院,像张嘉琳一样热衷在沉浸式自习现场的学生还有很多。
“同学们以直播自习形式召集有共同意愿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大家既能互相交流又能彼此激励。”据文学院团委书记胡萱介绍,云端自习室运行以来,最高在线高达837人次,总人气值累计达到12204人次。
同样选择在互动直播平台授课的教育学院张阳教授,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性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学实验编程”课中以直播操作界面、共享实际屏幕的方式开展授课。“学习编程逻辑和工具包使用时,我用手机看直播,电脑跟着老师操作,有疑问还能通过弹幕提问解答,真是没有一点时间分心。”应用心理学大一新生李雨秋收获满满地说。
从“社会促进效应”分析这类学习现象,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王平老师认为值得肯定。“疫情特殊期间,学生独自参与网络学习,很可能会因为缺乏氛围而出现学习动力不足、懈怠等表现。当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有人结伴或者督促时,往往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不良情绪和反应的理解与调节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专职老师迅速集结,甄选了60个来自真实心理热线中大学生们的共同困扰,推出《大学生抗疫心理关怀手册》。书中采用新颖的“3D”回答方式,并邀请“朋辈达人、心理老师和心理学家”代表三个群体的虚拟答主,对有关学生身心症状、家庭关系、学习困扰的问题作出解答和讨论。
“疫情是对教师线上授课和学生网上学习的一次能力考验。大家虽处在‘云中课堂’,但学校时刻关心学生的健康与成长,也更加坚定了建设好‘云中苏大’的决心,来真正唤醒学生的‘为学之道’。”18新利体育 党委书记江涌说。
《中国教育报》 2020年5月4日 6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