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在第十六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中喜获佳绩

1122-24日,第十六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在江苏大学举行,我校参赛队喜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5项,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我校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




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由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创新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办,是全省大学生重要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竞赛旨在促进全省高校物理及实验教学改革,激发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实践能力。本次竞赛全省共有43所高校参赛,参赛项目达392项。经过竞赛组委会复审,共有307件作品参赛入围决赛。




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此次竞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我校在本科生物理及实验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体现了我校长期以来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所取得的良好成效。

学校将继续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深化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附:我校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参赛学院

参赛作品名称

参赛作者

指导

教师

获奖

等级

1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湿度环境监测装置

武清锋、张雨晴、王曦

翁雨燕、方亮

一等奖

2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利用光声光谱技术测量气体浓度

秦嘉政、杨庭妍

杨俊义、吴茂成

一等奖

3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弹簧受微小力的光学非接触测量研究

尹志珺、朱墨、王天阳

董裕力、苏俊

一等奖

4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电容传感的微薄介质层数测量系统

梁梓健、吕林焰、张发鸿

许宜申、吴茂成

一等奖

5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Android系统的便携式高精度非接触角度测量装置

沈贤蒙、郑萧轩、韩金晶

周皓、陈大庆

一等奖

6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远场低频电磁耦合的无源信号传输研究

王薪贵、杨梦涛、高

吴迪、许宜申

一等奖

7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驻波声场的动力学研究与应用

朱欣程、郭佳洁、禹明慧

吴迪、黄敏

一等奖

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利用光自旋霍尔位移设计超灵敏光学探测器件

王艳湫、王成琳

高东梁、高雷

二等奖

9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于相位渐变超构光栅的光学笼子

余博丞、郭瑞

徐亚东

二等奖

10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于等厚干涉的温度可视化装置

居露、梁美君、武清锋

翁雨燕、方亮

二等奖

11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小型薄膜三维磁电性能测试平台

冯亦恒、宋锡麟、王廷予

汤如俊

二等奖

12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超声传音

何振浩、陆琰洲

孙宝印

二等奖

13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3D结构光及色度学的COD自动检测系统

赵登煌、李振、陈春升

许峰

二等奖

14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采用液体粉笔涂布法制备的低成本钙钛矿光伏电池

朱俊毅

娄艳辉、王照奎

二等奖

15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碳酸铯掺杂二氧化钛制高性能、稳定钙钛矿电池

宗浩

娄艳辉、王照奎

二等奖

16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气压射频等离子体射流在鞋材表面处理应用

张潇漫、陈佳丽、季佩宇

金成刚

三等奖

17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用于琵琶指法自动识别的网格图特征

张晶晶、刘弋嘉

肖仲喆

三等奖

18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多功能光学教学实验演示装置

曹诗嘉、刘添裕、张晨玚

许峰

三等奖

19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视觉疲劳的3D显示

张晨、范宸逸、钱小行

乔文

三等奖

20

能源学院

多壳中空FeP微球的制备及全pH范围的电催化产氢

唐佳益、牛峥、陈祥祯

孙迎辉、江林

三等奖

21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塔姆等离子的Au/TiO2纳米二极管近红外探测器

刘慧敏、刘鉴辉、俞童

张程、吴绍龙

优秀奖

22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嵌入式光栅结构的窄带近红外热电子光电探测器

施嘉伟

张程

优秀奖

23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金/硅纳米沟道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传感器

徐玉亭、王紫薇、眭博闻

吴绍龙、张程

优秀奖

24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于声门特征与语音特征的语音情感识别对比研究

朱智豪、郑徵羽

肖仲喆

优秀奖

25

能源学院

甲烷碳同位素分子分馏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刘畅、张德仲

陈威

优秀奖


                             (新利18luckcool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能源学院)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