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学名师——晏世雷

一、基本情况:

晏世雷,男,1958年5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1981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并留校工作,1997年取得18新利体育 理论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聘任为教授,现为18新利体育 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教育硕士(物理)导师。现任18新利体育 教务处副处长,曾任18新利体育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等职。目前兼职有: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协联成员,全国高等学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物理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苏州市物理学会秘书长等职。是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省科技进步奖通讯评审人。为国际学术期刊《Physics Letter A》、《Physica A》审稿人。2007年评为18新利体育 第二届教学名师,2008年当选18新利体育 优秀教师,2009年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第五届教学名师(主要获奖与部分教学和学术论文见附件一)。

二、教学工作:

长期以来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师德高尚。主讲的本科课程有(课程介绍见附件二):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

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

1

普通物理学(一)

00081002

通识必修

72/4

全校理工类

2

普通物理学(二)

00081003

通识必修

72/4

全校理工类

3

热学

PHYS1002

大类基础

54/3

物理学类

4

热力学统计物理

PHYS3002

专业课程

72/4

物理学类

5

理论物理基础

OIST2009

专业课程

72/4

光信息专业

讲课体现精讲经典,突出重点,加强近代,结合前沿,联系实际。讲授知识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教学手段多样,多媒体课件、黑板、演示实验、网络辅助相结合,与实验教学优化组合,整体优化,教学效果好,得到师生一致好评,每学期教学测评优秀。主持的《普通物理学》2004年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8年《普通物理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先后指导4名莙政学者(其中两名为台湾新竹清华学生),指导本科生参加江苏省高校“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本科生优秀论文三等奖。指导的毕业研究生有一人已成为他所在学校的江苏省333培养对象。

作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团队带头人,近几年来教学团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以来已有6名青年教师在江苏省高校上好基础物理一堂课竞赛中取得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基础物理电子课件、网络课件分获获江苏省第二、三届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电磁学》双语课件获江苏省第四届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使物理实验中心成为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磁学》课程成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物理学》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取得系列成果,多次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团队2009年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成为国家教学团队。

三、科研工作:

18新利备用网站 方向为:统计物理、低维物理、磁性物理与相变现象的量子理论。对量子统计模型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工作,采用多种超越平均场的方法(有效场理论、有限集团近似)处理二维、三维铁磁和亚铁磁系统的临界行为和磁学性质,最先把BC模型和TIM模型的联合模型成功地运用到混合自旋体系,表征了单离子各向异性和量子隧道效应对混合自旋体系的影响,得到了诱导磁有序,重入相变,补偿行为,新型磁化过程等系列结果。并通过不同的概率分布函数描述体系的无序性,引入外磁场描述体系特性得到了许多新结果,如:双三临界点,单离子各向异性的基态简并,奇异磁化和磁化平台等,特别是首次发现了磁补偿行为,并定义了磁补偿点,为磁光记录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利用无序BEG模型研究铁磁问题,发现磁化曲线的不连续性和多临界值现象,在偶极相互作用和交换相互作用比率小于-1时,给出了双临界点,有效区分了局域磁性系统的铁磁相和顺磁相,交错磁相和顺磁相。近期开展了更复杂的双轴各向异性量子自旋系统的研究,给出了无规条件下临界曲线峰值的渡越行为,三临界点轨迹的奇异性和新颖双三临界点等新结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国际PRB, EPJB, SSC, JMMM, PLA, CTP, Physica A等SCI源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2003年研究成果“量子自旋系统的临界行为和磁学性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还先后获得18新利体育 陆氏科研奖、18新利体育 苏鑫科研奖。
发布时间:2013-09-02 10:26
最新修改:2013-09-02 10:26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