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18新利体育 庆祝第37个教师节教师座谈会在红楼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座谈会以“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为主题,校党委书记江涌,党委副书记邓敏,党委常委、副校长姜建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11位来自相关学院(部)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出席座谈会。会议由江涌书记主持。
会上,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围绕本次会议主题,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工作实际,畅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并围绕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本科教学、学科交叉融合、评价体系、后勤保障等方面,积极对学校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2020年江苏紫金文化优青、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桑明旭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的成长平台,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开辟新的增长点提出建议。
2020年江苏紫金文化英才、2020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文学院教授房伟表示,将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脚踏实地做好教学科研,在工作岗位上争取更大突破。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学创作能力培养,增强相关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
2020年江苏紫金文化优青、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晓分享了自己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收获,表示将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2020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教育学院教授李西顺分享了作为教师的心路历程,阐述了培育幸福师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并就加强各部门组织协调、深入开展德育研究、优化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02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教授周翊峰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认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建议进一步优化并完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助力优秀青年教师成长。
202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医学部药学院教授陈华兵感谢学校及学院的培养,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实际,建议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建设力度,推进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年度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廖刚畅谈了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他认为,学校应当继续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搭建创新平台,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更多机会。
2021年度“高尚师德奖教金”获得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朱晓旭回顾了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对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感到自豪。结合自身工作,他建议进一步创造条件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
2021年度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臣炜分享了自己与学校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心路历程,感谢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建议针对不同发展阶段青年教师制定相应培养计划,助力优秀青年教师成长。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牛政立足自身研究领域,围绕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建议各学院及部门进一步加强协同,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多沟通交流渠道,推进学科交叉及创新探索。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蒋佐权立足教学实践,畅谈了自己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他认为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打造更多“硬核”课程,同时注重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信心及领导力,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姜建明副校长感谢大家对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学校将就大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协调沟通,立足青年教师关切,推动完善多元分类教师评价体系等相关政策,努力为青年教师打造优质发展平台。邓敏副书记对大家为学校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党管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高素质人才为发展动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江涌书记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优秀教师代表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学校在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以及“双一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立足教书育人初心使命,他向全校教师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教育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二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大学精神的引领者、塑造者、示范者。他强调,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沟通,针对大家提出的建议,能整改的第一时间整改,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建议要及时开展论证调研,以实际行动让本次座谈会开出实效。学校将继续关心支持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希望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凝心聚力,增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书写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