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卫生部和江苏省卫生厅分别传来喜讯,18新利体育 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在全国众多申报专科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这是继2007年获评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之后,该专科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称号,由此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双重点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由卫生部组织行业专家按照相应规定程序评估产生并进行管理,在临床医疗服务体系中居于技术核心地位,更能造福于百姓。正如苏大附一院院长葛建一对该院骨科的评价和希望:“是国家级的,更是老百姓的”。

瞄准前沿,勇攀国际骨科高峰
    上世纪80年代,已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唐天驷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始了有关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研究。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唐天驷和杨惠林等专家带领年轻的学生进行了无数次生物力学实验。为了找到螺钉进钉的“最佳定位点”和“进钉角度”,他们泡在实验室,在标本上不知做了多少次尝试,进行了多少次测量。
    经过3年的探索,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终于成功运用于临床,唐天驷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外科学组组长,从而成为我国脊柱外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18新利体育 骨科研究所所长杨惠林,曾师从唐天驷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博士就读期间,他与导师一起同项目组其他完成人,在国内率先研究和获得了与椎弓根技术相关的国人脊柱的解剖学数据资料,并在探索中发展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由他们提出的克氏针手感法探测椎弓根钉道法提高了螺钉植入的准确率,他们还创造性地将椎弓根螺钉技术与椎板钩巧妙结合,成功研制了钩螺钉系统治疗年轻脊椎滑脱症,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既有良好复位又有满意固定作用的单脊椎复位固定方法。
    为减轻脊柱骨折病人的痛苦,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杨惠林在2001年至2002年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后,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微创技术——椎体后凸成形术。该项技术获得了2009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历经16年的努力,2004年3月,唐天驷、杨惠林师徒带领两代骨科精英完成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专家组誉为“我国脊柱外科领域中的一个里程碑”。
    2010年10月,在日本举行的国际骨科研究学会和日本骨科研究学会联合大会上,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入选单位,以杨惠林领衔的研究团队在会场设立工作坊,向国际学者介绍骨科在球囊椎体成形术方面的最新工作进展和研究成果。同年在台湾举办的亚太脊柱微创学会第十届年会与世界内镜导航脊柱微创学会第四届年会上,杨惠林获得了大会唯一的奖项——“Vijay Goel Basic Science Award 2010”。

培育高端人才,服务患者
    2011年1月22日,苏大附一院骨科与位于美国得州的“国际脊柱及骨关节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中美合作脊柱骨关节疾病诊疗部”,引进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脊柱外科专家,与医院专家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在脊柱脊髓损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骶骨肿瘤、髋臼骨折和人工关节置换等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苏大附一院骨科已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成就。为进一步解除百姓病痛,在引进全球顶尖人才的同时,他们还派遣求知若渴的年轻骨干到国外交流学习。
    在苏大附一院骨科,青年医师赴美、德、法、日等国开展科研合作或培训已成“家常便饭”,对提高诊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骨科平均每年门诊量约为7万人次,手术例数约4000人次,每年康复出院的外阜危急重症和疑难病例患者比例约为68.4%。
   先进的医疗水平使苏大附一院骨科专家经常被国内同行争相邀请开展会诊手术及讲学,并举办新技术培训班,学员来自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大医院,切实惠及了患者。2008年初的南方雪灾、“5·12”汶川地震,骨科医护人员都不遗余力救治灾害受伤患者,使每位伤员得到救治和亲人般的温暖。

《光明日报》20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