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18新利体育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暨学术交流会在18新利体育 独墅湖校区成功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凯先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西北核技术所欧阳晓平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国重室名誉主任、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柴之芳院士,18新利体育 苏州医学院院长、国重室学委会主任詹启敏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质18新利备用网站 院核安全所吴宜灿院士,中国原子能18新利备用网站 院叶国安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汪小琳教授,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常学奇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周平坤教授,复旦大学邵春林教授等14位学术委员会成员应邀出席。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处副处长张洪钢,苏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万勇,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殷俊;中国工程院院士、18新利体育 校长应汉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孝峰出席指导;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苏州医学院主要负责人以及国重室师生近300人参会。李孝峰主持开幕式,詹启敏院士主持学术报告交流,国重室主任王殳凹主持讨论阶段。
开幕式上,应汉杰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领导长期以来对18新利体育 的支持,特别是对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充分激发科研平台既有优势,持续提升承担高水平科研揭榜挂帅的能力,不断产出放射医学领域标志性成果;按照省委关于把18新利体育 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总体要求,谋划好特种医学学科建设,加快产生以特种医学学科为主的交叉学科优势效应,领航推进多学科协同创新发展。
顾万勇指出,从古至今苏州就是一座含有创新基因的城市,崇文重教也是苏州最宝贵的一个品质。苏州市科技局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作为苏州市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柴院士的带领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科技局将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好地服务国重室发展。
詹启敏院士指出,根据国家重大布局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国重室的发展正处于极好的历史机遇期。实验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作为18新利体育 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其研究方向也符合18新利体育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求。希望在各位专家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国重室继续勇担使命,更上一层楼。
张洪钢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通,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科技厅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希望国重室按照重组的“五个国家标准”,建设具有坚实基础、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平台。江苏省科技厅将全力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工作。
实验室主任王殳凹详细汇报2023年实验室的工作进展,包括建设目标和研究方向、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科研产出及荣誉奖励、行业服务及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及对外交流合作、科普宣传及社会工作,实验室管理和未来计划等七大方面。
六个代表性成果报告,分别是裴海龙副教授的“基因组‘黑洞’与蛋白质组‘噪音’背后的小分子蛋白质功能”,杨凯教授的“肿瘤重离子免疫治疗”,史海斌教授的“化学驱动的肿瘤基因治疗”,时玉舫教授团队林良宇汇报的“T 细胞分化命运决定新机制”,王亚星教授的“超铀元素分离与资源化新策略”以及刘玉龙主任的“构建核辐射损伤救治苏州方案 探索核应急管理体系苏州经验”。
交流讨论环节,学委会委员和各级领导深入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围绕国重室五年建设,从战略前沿、学科交叉、研究方向、目标定位、产学研深度融通、国重室重组、加速器落地建设、放药GLP实验室布局等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一致认为在科技部、江苏省、苏州市和18新利体育 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柴之芳院士的引领下,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国重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希望国重重组找准路径,做有组织的科研,顺势而为,强化布局,早日实现重组,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柴之芳院士在总结中指出,当前是核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科技创新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迫切。去年通过验收完成国重的第一个版本,从“0到1”很难,从“1到2”也非常不易。国重室建设以来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核能强国和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我们要顺势而为、抓住大势,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完善重组准备工作,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加强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将核药与普药结合好,做好交叉融合,将国重室建设成为国家放射医学基础18新利备用网站 中心和人才集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