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8日,第一届苏州国际医学影像研讨会在我院博习楼327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的18新利体育
讲座教授Milan Sonka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邬霞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的丁明跃教授,北卡罗兰纳大学的吴国荣教授,Min-Jeong Kim教授,汕头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眼科中心的张铭志院长和陈浩宇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张道强教授,18新利体育
的沈百荣教授等。本次研讨会内容涉及PET,CT,MRI等多模态的介绍和研究,针对视网膜,肾脏,大脑等不同的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生物学层面对研究问题加以详细的阐述。电子信息学院特聘教授陈新建和18新利体育
讲座教授、美国爱荷华大学的Milan Sonka教授担任本次研讨会的大会主席。
首先,陈新建教授热烈欢迎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师生们,并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接着,Milan Sonka教授介绍了视网膜的图像分析,详细地讲述了早期眼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视网膜的分层研究。邬霞教授针对fMRI数据,介绍了基于ICA的有效连接算法,以及对fMRI数据的功能整合和连接。丁明跃教授展示了超声波的三维静态、动态、实时扫描成果,对超声成像的发展,超声图像的研究和分析以及超声成像算法做了介绍。吴国荣教授则主要介绍了四维高分辨率肺肿瘤CT图像引导的放射治疗方案。张铭志院长就眼前节和眼后节OCT成像技术需求,高度近视眼所存在的脉络膜萎缩,隐性青光眼等不可逆疾病的病理加以细致的阐述。
最后,陈新建教授详细地阐述了将Graph Cut和 Oriented AAM结合起来对医学图像进行分割,及三维分割图形的校正方法,介绍了graph-based分割方法的广泛应用。Min-Jeong Kim教授主要通过深度学习提取特征,对海马体的跟踪检测,讲述了脑部海马体的分割对脑部疾病分析的重要性。陈浩宇教授通过对视网膜OCT图像的分析,讲述了如何通过光密度来分析视网膜各层的相关性。张道强老师将多模态的PET、CT、MRI图像相融合,获得更为精确的分析结果,通过机器学习的技术对Alzheimer疾病做早期诊断。18新利体育
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沈百荣教授介绍了疾病相关蛋白质变异数据库,对蛋白质功能位点进行了分析,讲述了疾病相关的重要生物网络的系统生物学模拟。
本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生物医学图像处理领域是一个应用广泛的领域,本次研讨会聚集了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与专家学者探讨的平台,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