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简介:依托18新利体育 神经18新利备用网站 所、18新利体育 苏州医学院、江苏省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神经疾病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8新利体育 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疾病研究中心等平台,建立了“中枢神经环路损伤修复”实验室。实验室现由讲师1名,实验员1名,研究助理1名等骨干科研人员组成,并培养硕、博士研究生。近3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并获得资助2224万元。申请国际及国家专利12项(已授权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积极开展以下研究:1.脊髓发育中神经轴突投射及环路形成的分子细胞机制。2.脊髓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以及神经环路重建的分子细胞机制。3.神经信号编码重建脊髓神经环路的原理机制以及关键技术。在脊髓神经环路形成和损伤修复的机制和技术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在领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导师简历:刘耀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政协委员、18新利体育 特聘教授、18新利体育 神经18新利备用网站 所副所长、民盟18新利体育 委员会副主委、中枢神经环路损伤修复实验室负责人。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技术首席专家、江苏省神经疾病诊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带头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双创人才”、“双创团队”、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等高层次人才计划。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Neurosci、J Neurosci、Cell Res、EMBO J 等一流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成果被Nat Neurosci、Cell Res、EMBO J等一流SCI期刊作为研究亮点进行介绍。SCI论文单篇最高引用2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写入美国神经科学教科书《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先后主持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6项)、973项目(课题)、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累计获批科研经费3000余万)。获国际及国家专利授权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学术兼职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和会议评审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讯和会议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通讯评审专家、《Experimental Neurology》期刊中枢神经损伤领域主编、Annals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Neurology 期刊编委(Editorial Board)、美国神经科学学会(SfN)及国家神经损伤学会(NNS)会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发育与再生分会及神经胶质细胞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基础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管理与评估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及双创人才联合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等。
一、招聘岗位
统招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研究方向神经生物学。
二、岗位职责
1.研究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环路的重建和修复。并建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环路的重建和修复的新策略。
2.研究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及环路重建的分子细胞机制及干预靶点。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轴突再生以及神经环路重建的关键分子细胞靶点及其作用机制。
3.研究靶向神经信号调控中枢神经环路重建的机制及关键技术。解析靶向神经信号调控中枢神经环路重建的机制,建立靶向神经信号调控的关键技术。
三、招聘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四、聘期及待遇保障
1.博士后聘期为三年。
2.博士后研究人员聘期待遇:
(1)基本年薪:20万元人民币,在站期间按月发放;学校另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发放住房、交通补贴等,全年近8万元,并按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2)奖补金: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按年度发放,聘期内绩效评估优秀者可获得最高40万元的绩效奖励。
(3)租房补贴:可获得学校提供的租房补贴1000元/月,同时可申请苏州市乐居人才工程“乐居租房贴”,享受每月800元或1500元租房贴。
(4)在站期间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等资助的,所获得的资助不计入总薪酬,另外叠加发放。
(5)在站期间可参加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对于绩效评估优秀的统招博士后,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进入学校优秀青年学者发展轨道。
五、应聘要求及方式
博士后工作地点:18新利体育 独墅湖校区
联系部门:神经18新利备用网站 所
联系人:孙玉慧
联系电话:15250419549
电子邮箱:sunyuhui@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