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2017第十六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18新利体育 金螳螂建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主办,18新利体育 金螳螂建筑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等合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苏州市风景园林协会协办。
开幕式由18新利体育 金螳螂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黄志斌教授主持。开幕式上,18新利体育 副校长张晓宏教授致欢迎辞,金螳螂建筑学院院长吴永发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对与会的领导、来自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及社会各界约200位参会人员,表达了欢迎和问候。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监事会监事顾勇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文化委员会主席吴庆洲也纷纷发表了开幕致辞。建筑与文化委员会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谭刚毅教授介绍了建筑与文化年会历程并提出展望。
28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文化委员会主席吴庆洲就“华夏遗产之珍——古城水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主编,建筑与文化委员会主任李晓峰教授就“聚落认知与乡建误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建筑与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魏春雨教授就“原型图式”,18新利体育
金螳螂建筑学院院长吴永发教授就“园中园——共享园林的创意与营造实践”等话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下午前半场的主题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主编,建筑与文化委员会主任李晓峰教授主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孔宇航教授就“空间的路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教授就“上海的当代居住文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葛明教授就“园林方法提要”,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文化研究》主编胡恒就“明代南京园林画初探”,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课程主任冯仕达就“尺度含糊与外面的外面:苏州网师园精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禇冬竹教授就“小城复兴:现实、思考、路径”等话题,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下午后半场的主题报告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禇冬竹教授主持。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设计与环境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刘少瑜就“太平山下的香港大学——超越绿色、孕育生态、迈向共享”,18新利体育 凤凰传媒学院教授、18新利体育 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霖就“公共艺术:城市阈限空间的文化脚注——以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雕塑为考察对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张昕副教授就“基于动态气象参数模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天然光环境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杨大禹教授就“不是园林,胜似园林——浅议冲腾一中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王维仁先生就“山水叙事:松阳双村记”等等话题,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29日上午围绕“水乡•园林•城市”主题,设有四个主题分会场,分别就地域建筑文化——水乡、阐释与转译——园林、建筑创作的文化策略&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跨文化探索——多元文化碰撞与融汇等问题展开探讨,约有200位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参加并聆听了精彩报告。
会议闭幕式由金螳螂建筑学院副院长雷诚主持,首先四个分会场主持人分别总结了各个分会场宣讲情况,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文化委员会主席吴庆洲,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李晓峰作总结致辞。最后,建筑与文化会议委员会主席吴庆洲教授、金螳螂建筑学院院长吴永发教授向第十七次会议承办单位代表——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明教授传递了旌旗,至此,第十六次建筑与文化讨论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以“在时代流变与本体恒在的张力中探究建筑文化意涵;在宏大叙事与微观日常的对话中展开建筑文化批判;在史学考据与多元透视的思辨中引导建筑文化的发展”为宗旨,各位名师大家、中青年学者做出了精彩的报告讲说,对“水乡•园林•城市”的见解独到深刻,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传递学术观点,意义重大。主讲嘉宾涵盖老中青三代,在明辨中拓展新思路,探究新途径,对于深入探索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回归建筑本质,共建人类和谐家园具有启发作用;参会师生在精彩的报告和互动点评中感受新观点,收获新启迪,享受着行业大佬带来的一场场思想盛宴和学术大餐。讲者、听者、对谈者,三者彼此互动交流,整个会议充溢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反响热烈,受益良多。
此次会议也是金螳螂建筑学院不断推进学院国际化水平的一次积极尝试,近年来学院通过资助师生海外研修访学、举办建筑设计国际研修营、承办国际性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广拓知识视野、广纳真知灼见、广聚学术资源、广交学术人才,不断促进学院开放性办学,推进国际化进程,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